首页> 中文学位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6h】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菌株的保存

2.3.2 菌株的鉴定

2.3.3 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试验

2.3.4 耐药表型的筛选

2.3.5 DNA的提取

2.3.6 PCR法检测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ermB.mefA.mefE

2.3.7 核酸测序

2.3.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药敏结果

3.2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

3.3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3.3.1 编码核糖体甲基化酶ermB基因检测结果

3.3.2 外排泵蛋白mefA基因检测结果

3.3.3 外排泵蛋白mefE基因检测结果

3.3.4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联合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耐药机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收集2009~2017年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菌体液标本分离培养的非重复侵袭性肺炎链球菌52株,分析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明确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判断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检测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以明确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E-test法确认青霉素MIC值≥2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药敏结果,通过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药敏结果判断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采用PCR法检测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核糖体甲基化酶ermB基因和外排泵蛋白的mefA基因和mefE基因,应用核酸测序和Blast基因序列比对确认目的基因。
  结果:52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非常严重,耐药率达100%,大部分菌株对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表现为高水平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6.5%和61.5%,部分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表现为低水平耐药: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17.5%,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为13.5%,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3.9%,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1.9%,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9%。未发现对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52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全部表现为组成型耐药(cMLSB型)。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中,核糖体甲基化酶ermB基因的检出率为100%,外排泵蛋白mefA基因的检出率为57.7%,外排泵蛋白mefE基因的检出率为32.7%。其中,30.8%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同时携带ermB、mefA和mefE三种耐药基因,另外,尚有26.9%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同时携带ermB和mefA两种耐药基因,1.9%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同时携带ermB和mefE两种耐药基因,40.4%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仅携带ermB耐药基因。
  结论:本地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全部受试菌对红霉素高水平耐药,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表型均为组成型耐药(即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菌素类协同耐药)。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主要携带三种耐药基因,即核糖体甲基化酶ermB基因(检出率为100%),外排泵蛋白mefA基因(检出率为57.7%)和mefE基因(检出率为32.7%)。介导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基因即可单独存在于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也可以联合方式介导耐药,其中,有40.4%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仅携带ermB基因,仍表现出高水平耐药,提示ermB基因是介导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高水平耐药的重要机制,另有59.6%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同时携带ermB基因与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相联合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耐药基因,提示本地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以携带核糖体甲基化酶ermB基因为主,ermB基因联合外排泵蛋白mefA或mefE基因的联合介导耐药方式更为多见,反映了本地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分子机制具有多样性和叠加性,从分子学角度进一步明确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严重性。本研究为临床合理选择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治疗方案、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降低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的发病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