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藜芦醇对脓毒症休克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6h】

白藜芦醇对脓毒症休克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动物

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1 大鼠脓毒症休克模型的建立方法

2.2.2 左室内压及心功能测定的方法

2.2.3 血压监测的方法

2.2.4 实验用液的配制

2.2.5 动物分组

2.2.6 留取标本

2.2.7 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2.2.10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2.2.11 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SIRT1、GRP78的mRNA表达

2.2.12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白藜芦醇对脓毒症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3.2 病理学形态观察

3.3 免疫组化法观察SIRT1、GRP78的定位及半定量结果

3.4 大鼠血清TNF-α检测

3.5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测定SIRT1、GRP78蛋白表达结果

3.6 心肌组织SIRT1、GRP78mRNA含量的表达

4 讨论

5 结论

本论文创新,陛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感染、烧伤、严重创伤、外科大手术等的常见的并发症,其进一步进展可表现为脓毒性休克并伴随全身各器官功能损伤,其中以心肌损伤最为常见且病死率较高。心肌损伤机制十分复杂,包括血容量及微循环改变,钙离子通道数量减少、炎性介质损伤及线粒体损伤等,其中以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为心肌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治疗上,早期的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对于上述治疗仍不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早期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白藜芦醇是天然存在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抗炎症等生物学特性,作为Sirt1特异性激动剂,白藜芦醇能增加Sirt1在脑、心、肾、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并对组织产生保护作用。目前,对Sirt1减轻心肌细胞在应激状态下的损伤机制研究广泛,但还有很多机制尚未明确,大量研究表明在大鼠肝脏、肾脏及软骨细胞中增加Sirt1蛋白表达可以减少内质网损伤标志物的产生,说明Sirt1可以调节内质网应激反应,而在脓毒症休克大鼠模型中Sirt1是否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采用静脉注射内毒素(LPS)的方法制作大鼠脓毒症休克模型,以观察白藜芦醇对脓毒症休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将其作用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相比较。
  研究方法:
  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组)、脓毒症休克组(LPS组)、白藜芦醇组(RSV组)、地塞米松组(DXM组)。实验组通过静脉注射20mg/kg内毒素(LPS)溶液建立脓毒症休克大鼠模型,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大鼠麻醉固定后通过右侧颈动脉插管术监测大鼠左室内压及左室功能,经股动脉置管监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当MAP较基础值降低30%时视为脓毒症休克模型,造模成功后RSV组及DXM组经股静脉分别注射50mg/kg白藜芦醇溶液及2mg/kg地塞米松溶液,Con组及LPS组经股静脉注射等体积含0.3%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4小时后留取血清及心肌组织标本,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血清炎症介质TNF-α表达情况及心肌组织中SIRT1、GRP78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Con组相比,LPS组大鼠心功能降低,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血清TNF-α含量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RSV组及DXM组的心率下降,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P<0.05),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RSV组及DXM组Sirt1的蛋白表达含量及mRNA表达较LPS组升高,GRP78的蛋白表达含量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且RSV组GRP78含量下降明显(P<0.05)。
  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对脓毒症休克大鼠心肌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且效果可能优于地塞米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