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6h】

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1 一般资料

2.2 手术操作

2.3 术后处理及随访

2.4 统计学方法

3.1 组间对比分析

3.2 术后病理

3.3 术后随访及疗效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腔镜下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术的30例小肝癌临床资料,将其分为门脉高压组和非门脉高压组。
  结果:全组30例手术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6.3±11.0)min、(40.5±12.8)mL和(7.3±0.5)d。术后1年、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4%、56.6%,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30.0±4.7)个月,术后1年、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6%、85.8%,中位生存时间为(38.0±13.7)个月。其中门脉高压组和非门脉高压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6.4±12.6)min vs(166.1±20.3)min、(42.3±19.1)mL vs(37.0±5.6)mL和(7.4±0.7)d vs(7.0±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脉高压组和非门脉高压组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和生存时间分别为(32.0±3.7)个月vs(19.9±2.2)个月和(38.2±1.8)个月vs(31.7±7.3)个月,两组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全组病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病理分化程度以及是否首次治疗与无瘤生存率显著相关(P均≤0.05),Child-Pugh分级以及病理分化程度与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以及病理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
  结论: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治疗小肝癌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合并门脉高压者。术前AFP水平以及病理分化程度与术后无瘤生存率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