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育行为习惯与大学生体质的相关性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6h】

体育行为习惯与大学生体质的相关性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选题依据

1.1问题的提出

1.2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研究特点与不足

1.5 选题意义

1.6 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体育行为习惯组别的判定标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行为习惯与身体形态的关系

3.2体育行为习惯与身体机能的关系

3.3体育行为习惯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3.3不同体育行为习惯与体质总分的比较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格强健,意志坚定,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召开全国推进学习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体质不强,谈何栋梁”,学校体育工作关系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一生的幸福,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抓住关键环节,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坚持不懈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努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健康体质,努力提高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
  本研究的分析对象选取为沈阳师范大学116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文献资料、测量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进行分析,这期间借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评分表》中的评分标准对不同体育行为习惯学生的体质做出总分评价,依据本文测试条件及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将体育行为习惯按照定义(及等级判别标准)分为三组:体育行为一组、体育行为习惯二组、体育行为习惯三组(以下本文将其命名为行为一组,行为二组、行为三组);测试的体质内容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结果显示,男生体育行为习惯三个组别的体质各项指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身体形态方面。从表2分析数据显示,女生方面,行为习惯三组在身高、肺活量、立定跳远、800米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身体素质方面表现突出,虽然50米跑没出现显著性差异,但从成绩来看,出现略高于其他组的倾向。从而可见,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是影响大学生体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男生表现的更为明显。
  贡献
  1.针对在校大学生不同的体育行为习惯特点,对其体质的各项指标进行剖析。
  2.详实分析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与体质状况的关系后,归纳提示如下:○1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对提高体质状况有积极地促进作用○2高校应重视学生的锻炼态度,从而培养积极地体育行为习惯○3针对男女生的生理结构特点,开展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学生锻炼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结论
  1.受锻炼态度、体育意识、体育需求等影响,不同体育行为习惯的在校大学生体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以男生表现突出,从整体现象分析,具有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学生其体质的各项指标成绩出现明显好于其他组的现象。
  2.体育锻炼态度对改善体育行为习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态度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三者间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向良好方向发展的理想坐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