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群际接触改变群际偏见的干预实验——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
【6h】

群际接触改变群际偏见的干预实验——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核心概念界定

2 群际偏见的相关理论

3 群际偏见的影响因素研究

4 群际偏见的干预

5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6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7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1 被试的选取

2 实验工具和材料

3实验设计与分组

4 实验程序

5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三 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被试分组的同质性检验

2 实验后,被试各变量的差异检验

3 偏见、情绪和消极评价的关系分析

四 讨论

1与外群体接触对新生代农民工偏见降低的作用优于内群体

2 群体接触对新生代农民工偏见降低的作用受接触次数的影响

3 与外群体接触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情绪的唤起水平高于内群体

4 群体接触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情绪唤起作用受接触次数的影响

5 偏见与情绪呈相关关系

6 偏见与消极评价呈正相关

7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8应对偏见的建议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快速友谊程序扩展版

附录2 经典层层叠

附录3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量表(PANAS)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群际偏见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或群体成员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和喜爱,而对于外群体表现出厌恶或贬损的现象。新生代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90后,年龄18至25周岁,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进城打工,没有务农经验,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但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得农民工与市民这两个群体之间产生一定的反感和厌恶情绪,彼此之间的偏见也随之加深。
  为探索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人的偏见的策略,为政府制定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从事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取二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将被试分为内群体接触组和外群体接触组,通过创建友谊速成群体接触情境,探索建立跨群体友谊和群际接触次数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人偏见的有效性。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创建群体接触的友谊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人的偏见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2、与外群体接触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水平的降低程度要显著大于与内群体接触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水平的降低程度,也就是说,与外群体接触对新生代农民工偏见的降低作用要优于内群体;
  3、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的降低效果受接触时间的影响。也就是说,接触三次的效果要优于接触一次和接触两次的效果;
  4、通过创建群体接触的友谊条件,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与外群体接触的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同情绪的唤起程度要显著高于与内群体接触的新生代农民工,即与外群体接触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情绪的唤起作用要优于内群体;
  6、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同情绪的唤起效果受接触时间的影响。也就是说,接触三次的效果要优于接触一次和接触两次的效果;
  7、偏见、消极评价和情绪两两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