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肥皂剧的审美建构研究
【6h】

当代中国肥皂剧的审美建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当代中国肥皂剧

1.1 肥皂剧的起源

1.2 肥皂剧的定义

1.3 当代中国肥皂剧的基本构成要素

1.3.1虚构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电视连续剧

1.3.2每周安排多集,在固定时段连续播出的电视连续剧

1.3.3以反映大众情感为主要目的电视连续剧

1.4 当代中国肥皂剧的发展历程

1.4.1当代中国肥皂剧的起步阶段(1980-1984年)

1.4.2当代中国肥皂剧的探索阶段(1985-1989年)

1.4.3当代中国肥皂剧的发展阶段(1990-1999年)

1.4.4当代中国肥皂剧走向成熟的阶段(2000年至今)

第二章肥皂剧中的女性形象

2.1 肥皂剧中的男权主义意识形态

2.2 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体现

2.3 男权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女性形象

第三章肥皂剧的审美文化品格

3.1“社会心理说”和审美“积淀说”影响下的审美习惯和审美价值取向

3.2 肥皂剧的世俗性表达

3.3 结局的缺席:肥皂剧的结构特色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近二十年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作为大众文化传媒明星迅速风靡了整个世界,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在电视文化体系中,电视剧是审美文化极其重要的体现者,而在当代中国的电视剧大家族中,“肥皂剧”则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一部分:当代中国肥皂剧。这个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当代中国肥皂剧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一部肥皂剧是一出连续的、虚构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电视连续剧,每周安排多集,在固定时段连续播出,聚焦于某个特定社群中多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反映大众情感为主要目的的都市情感剧。肥皂剧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80-1984);探索阶段(1985-1989);发展阶段(1990-1999);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 第二部分:肥皂剧中的女性形象。剖析肥皂剧的文化内涵:1、男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2、女性对男性强势的认同(她们接受肥皂剧中提供的财富分配、家庭价值、社会问题、女权地位等。)从男性强势的角度解析肥皂剧建构了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女性为什么认同男性的强势? 第三部分:肥皂剧的审美文化品格。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肥皂剧的结局问题,解析为什么大众认为肥皂剧是“美”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