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河北保定
  • 出版时间: 2006-04-22

主办单位:中国传播学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河北大学

会议文集: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少儿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传媒领域以及社会各方都比较重视的传播内容,中国的少儿电视节目传播者也在致力于儿童节目的实践中,力求制作出有较高收视率并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儿童电视节目。自2003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以来,中国的少儿电视节目更是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么,中国的少儿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达到预期传播目的的程度如何,在传播过程中是否存在传播障碍,产生障碍的原因又有哪些?少儿电视节目传播障碍包括讯息到达障碍、符号障碍、意识形态障碍等,这里以符号障碍为例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四组少儿受众及家长的深度访谈归纳出少儿电视节目符号障碍表现在5个方面:节目形式模式化、主持人“脸谱化”、参与嘉宾的“小众化”、节目内容不新颖以及教育与娱乐结合过于“死板”等。并通过对少儿电视节目传播者的深度访谈得出结论:传者的编创理念相对陈旧、传者在实践中依循“节目本位”以及传者间在制作流程上的沟通不畅等都是少儿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出现符号障碍的来自传者方面的原因。并进而给予解决策略,认为应该提高传者的职业能力,并改善少儿电视传播体制。
  •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中国妇女报》创刊以来20年间(1984-2003年)家庭暴力报道的内容分析,借助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对公私领域分界理论的再思考,探讨了该报家庭暴力报道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是:家庭暴力报道在该报具有日益增加的重要程度;报道者具有较好的社会性别意识,且日趋增强;家庭暴力问题在该报由私领域逐渐向公领域问题转变;报道角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闻无学”的论调可以说寿终正寝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新闻传播学科具有了丰富深厚的学科底蕴。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是祭起“独立创新”的旗帜,大力推进学术创新。学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从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实际情况看,需要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专业核心领域研究与专业边际研究的关系。边际研究是需要的,但它应该建立在核心领域研究深入扎实的基础之上,不能盲目地“跑马圈地”;(二)通论和专著的关系。所谓“通论”,是指全面系统地论述某一学科领域的著作。通论是“面”,专著是“点”。通论是“犁地”,专著是“挖井”。重复生产大量通论性著作,忽视专著,是一个学科不成熟的表现;(三)著作和论文的关系。著作和论文在学术研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成果表述形式,但论文是最富于原创性、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四)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从学术品格的角度来看,学术研究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它是精神产品,而且是高层次的精神产品,应该把质放在第一位,而不要过分追求量。学术拒绝平庸,更不可制造大量的“学术垃圾”。
  • 摘要:在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的交叉地带有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专业生长点——媒体关系营销传播。当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学院校普遍注意培养通晓媒体规律和掌握新闻技能的公共关系人才。美国职业联盟的各俱乐部更是高度重视媒体关系和公共关系营销与管理,设立了大量的相关部门与岗位。中国最近几年的市场调查表明,媒体公关人才需求强劲。中国体育与媒体的尴尬关系与和谐体育的构建对于体育领域的媒体关系营销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奥运会引发的大型体育赛事新闻服务与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体制的完善所需要的关系营销、各级各类体育组织的发展所需要的特殊事件的公关传播、支持和谐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于媒体关系营销的要求,都是今后体育领域媒体关系营销研究与教育的重要课题。
  • 摘要:出版本身就是传播,它是人类迄今历史最悠久、传播最深广、最基本、最核心、社会作用最大、最伟大的一种传播方式。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曾指出:“出版是传播各种文化载体的巨大而复杂的产业。”可是在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视野中,关于出版传播的研究却十分薄弱,远远落后于关于新闻传播等传播方式的研究。为此我国应大力加强关于出版传播的研究,建立出版传播学。本文分如下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一中心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必要性;二、出版的基本定义:传播;三、出版史考察的传播语义;四、出版共时考察的传播语义;五、出版传播之于批判学派、经验学派;六、出版传播;七、出版传播学;八、引证:关于出版传播的学术话语。
  • 摘要:信用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各种活动都不同程度地被各种信用关系所联结,一切经济表象活动都深刻地体现着信用的内涵。虚假新闻泛滥的现象,说到底是一种严重的媒体失信行为。因而构建媒体信用体系管理模式迫在眉睫。这种管理模式的建构既是当前媒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重塑媒体的公信力,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均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如何建构这种管理模式呢?建立新闻机构及采编人员的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等级双轨制”考核体系和严格的惩罚机制,正是这种管理模式的基本设想。然而,要实现这种构想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此,我们既要大胆设想,又要小心求证。
  • 摘要: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又带有“消费社会”的特点。传媒正通过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宣传、消费生活方式的展示以及对新的意义空间的制造等进行着社会的“消费培训”,诱导与开发着人的消费欲望。与此同时,传媒自身也发生着消费文化的变异: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成为了自身文化产品和市场产品的推销者;传播者的角色变更使传媒的运作机制得以改变。在内部制度安排上提升经营管理部门的地位并着意打通它与编辑部门的壁垒,在传媒内容方面表现对信息、新闻的“可消费性”的追求。商业逻辑正在入主新闻传播并成为其内在驱动力,使得新闻传播这种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被物化。值得指出的是,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包含复杂的意味,不可持简单否定的态度。传媒消费主义是传媒市场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必然。一方面,迫于传媒自身发展的需要及传播全球化的压力,传媒不能不走市场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传媒市场化在解放传媒生产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负面效应。如何走出传媒的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留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期之时,过去20多年高速发展掩盖下的问题和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诸多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日益威胁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现实国情,党中央在世纪之初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英明决策,不仅顺应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也合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利于稳定团结的不和谐因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转型期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和社会不公正现象破坏了建立在旧有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上的认知协调,进而侵犯和销蚀了普遍的社会正义观念,而社会正义感的缺失又加速了社会行为的紊乱。因此维护全体社会的普遍正义感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大众传播媒体是负责精神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的社会部门,肩负着传播资讯、引导舆论、整合社会的重要职能,在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是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众传媒如何发挥维护社会正义的作用。
  • 摘要:马克思对自由时间也就是闲暇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自由时间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观出发,分析了我国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假日报业市场存在巨大市场空间的现象,认为:报业需要研究假日经济,进一步拓展报业市场空间;报业营造休闲文化,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假日生活质量;同时要避免浮躁庸俗,倡导“充电式休闲”。
  • 摘要:20世纪末期以来,信息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与应用,已日益显示出其所具有的促进社会 发展的力量,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多地获得参与的机会与发展的能 力。然而,当人们急切地向信息社会迈进时,“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却成为世界各国 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 摘要:本文从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状告中国博客网侵权案引出我国博客传播中存在的三种问题:即博客涉及“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博客传播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把关人”致使管理困难以及博客传播包含大量不良信息将引发不良后果。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给博客立法、完善博客托管商的职责和倡导博客自律等措施对博客传播进行规范,使其持续健康地发展,实现网络社会的和谐。
  • 摘要:在通讯技术发达并仍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通讯工具,从最初两点间的通话到目前集多媒体为一身,它已经踏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范畴,更有成为“第五媒介”之势。本文将从手机的功能、对传统媒介的延伸、发展趋势等方面来探讨手机作为新兴媒介的大众传播功能。
  • 摘要: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全球化浪潮使国家第一次在严格的意义上不再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自生系统,而是必须进行互借式的发展,这种现象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广泛领域。和平与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发展,新传播技术在这场世界性的社会趋势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权力中心和考量标准。本文旨在探讨传播新技术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国家发展的关联和作用,大致勾勒出一些主要方面的关联,这些关联有:传播新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传播新技术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传播新技术与国家安全等,探讨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试图从宏观视野上把握发展、利用传播新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其在国家社会结构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
  • 摘要:作为一种影响巨大的即时通讯软件,网聊(QQ)在经历了2003年的全方面升级之后,在传播特征上也出现了显著的转变。本文主要从网聊在软件功能上的改进入手,从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符号学的角度对其转型前后在传播符号、传播范围和形象建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并结合网络传播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提出了这些转变的利弊所在。
  •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已成为当下的传播现实。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出发对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作了全面探讨:在回顾议程互动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议程互动的方式,阐明了对待议程互动与断裂的正确态度。
  • 摘要:随着以博客传播为基础的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新媒介传播已经从以技术为导向的、独白式的传统线性传播模式,转向以关系为导向的、对话式的全息传播模式。本文比照“媒介即信息”的麦克卢汉逻辑,大胆提出“新媒介即关系”的观点:第一,“关系传播”体现了新媒介的传播归属;新媒介作为“关系的居间者”,分别对人们的社会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和情感关系产生深刻影响。第二,“电子对话”体现了新媒介的传播特征,具体表现为合作、平等、接近和冒险四个方面。第三,“梅特卡夫法则”体现了新媒介的传播效果。“新媒介即关系”的传播学意义在于,把新媒介的研究层面从传播技术层面提升到传播关系的层面;把新媒介传播研究从以技术性的信息传播,引导向以对话性的关系传播为主;把以网站为中心的“信息传播学”,导向以人为中心的“关系传播学”。
  • 摘要:传播习俗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具有基因性的意义。它常常强烈地影响到一个时代、一个地区或一次传播活动的面貌、成败。对于大众传播活动而言,合理地利用传播习俗,无疑是使得传播活动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世纪之初的大众传播表现出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中华传播习俗以强化传播效果,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实绩,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渐频繁,文化保护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法国是世界上文化保护做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作为信息传播和流通基本工具的大众传媒与政府文化政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政府文化政策特别是其中关于大众传媒的部分会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和运行产生约束和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具体落实政府文化政策的过程中也会对政府文化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影响。在国内已有的学术著作中,关于大众传媒与政府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视角比较单一,没有综合分析。研究文章大都站在文化保护政策的具体落实角度,谈大众传媒如何更好地实施文化保护的功能。并未涉及到大众传媒与政府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当今传播全球化大背景之下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认清它,正确处理它,是政府和大众传媒以及其他社会组成部分的共同义务和责任。政府要在制定保护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政策时充分考虑大众传媒的现实需要和运行规律,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要配合政府政策,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方面承担起其应该承担的责任。
  • 摘要:经济扩张和政治传播是构建世界未来新格局的两条主线。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自己的民主价值观有种天生的优越感。向外推广其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本能冲动。自2003年以来,一些独联体国家如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相继发生政治危机和骚乱,实行所谓的颜色革命。有些国家实施了政权更迭,建立了亲西方尤其是亲美的政权。所谓“颜色革命”是说上述独联体国家在发生政权更迭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反对派的行动是在某种颜色的标志下进行的,把某种颜色赋予政治上的含义。“颜色革命”是西方的一种话语,是西方的概念,作为特定的名词有着特殊的含义,主要指以西方的标准来改造现政权。颜色革命所在国的反对派之所以轻易上台,除了这些国家转型期的内部矛盾的外在体现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意识渗透起了很大作用。在输出的革命非暴力的名义下,美国采用的是文化输出和文化颠覆。沿袭“颜色革命”这一称谓应该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在独联体这一本属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之内,推行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和“输出美式民主”意识进而影响政局,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政治传播和政治霸权的目的。美国大肆输出颜色革命,其目的是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有防范中国的意图。这其实是一场国家利益之争。是一场以争夺构筑世界新格局主导权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美国通过文化输入和文化传播,力图建立亲西方联盟,控制独联体国家,最终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颜色革命国家的政治动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认真、客观、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些国家的发展本质和兴衰本质,是一个具有理论高度的研究命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需要我们深思。
  • 摘要:媒体教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经过萌芽、初步发展、迅速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理论模式:防疫与甄别、使用与满足、文化研究与流行艺术、教养理论、屏幕教育与解密意识形态、设置议程理论、多维能动受众理论。媒体教育发展表现了由外铄转向内铄,从文本分析转向受众分析,民主化与防御的矛盾,权力的逐步下放等特点。
  • 摘要:中国的新闻发布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良好的传播效果是检验新闻发布活动的重要标准。论文运用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就中国的新闻发布活动如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就新闻传播效果的理论支持和策略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发言人活动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而对这一领域传播效果的研究更是欠缺,该论文力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 摘要:期刊作为现代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电影、音乐、图书等一样,集中在像纽约、巴黎、米兰或者东京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其本身来说,期刊是那种特别能与大都市要索相调和的传播媒介——这里的“城市要素”包括政治、经济、人口、教育以及文化思潮,等等,可以说,期刊对于国际大都市来说,既有普遍的实用意义,又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美国是世界上的期刊大国,其期刊业的历史虽然没有报纸久远,但也同样依赖于印刷媒介的技术发展和相关的社会潮流。诸如现代交通、邮政业务、读者对专业信息的需求,其他传播媒介形态的冲击与推动,以及期刊创业先驱者的独特个性,共同促成了影响巨大的期刊个体和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纽约逐渐地处在了特别有利于孕育和推进期刊发展的位置上,其地位和作用为全世界所瞩目。
  •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媒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发挥作用。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农村传媒正陷入发展困境,许多媒体正苦苦探寻突围之策。农村传媒欲谋求突围,必须利用政策支持,解决整体实力薄弱问题;加强媒体间的联合,避免在传媒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变对抗为借力,借助数字化媒体,应对数字化冲击;转变营利模式,克服利润空间逐步被压缩的问题。
  • 摘要: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剖析信息传播对农村公共危机事件的影响。信息传播在农村公共危机发生后及处置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信息传播是否透明,村民是否享受充分的知情权。信息传播的透明度高,有助于村民了解真实情况,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疑虑,有利于平稳处理、平息事态。反之“大道不通”,必然“小道泛滥”,传播中的“禁果效应”凸出。二、信息传播的舆论导向是否正确、舆论引导是否得当。三、主流媒体如何看待受众的反馈,是否给受众话语权。由于信息传播对农村公共危机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向农村的主流媒体,特别是地、县级主流媒体要建立一个经常性的农村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传播机制。首先要建立预警和信息披露机制。其次要确立一个应急处理机制。
  • 摘要:本文考察了我国历史上的传播者如何了解受传者心理,根据了解到的受传者心理采用相应的传播策略、传播方式方法、传播艺术与技巧,说服受传者,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成功的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过程。这些成功传播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播智能、传播原理,应当添加到人类传播理论的宝库中。
  • 摘要:数码电视即将在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全面推出。社会各界对其前景见仁见智。我们觉得有必要从理论智慧和实证研究中寻求答案。本研究以我们在研究互联网的扩散和使用时提出的“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为指引,于2005年11月在深圳调查了1100余名市民。结果发现受众对现有电视的各种表现大体满意,对数码电视各相应功能的预期虽大多与现有电视明显不同,但总体平均却基本相当。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检验由18个测量问题构成的“数码电视权衡需求程度”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个人和家庭特征之后,权衡需求程度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仍然显著和正面。本研究的发现不仅为新媒体理论构建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制定数码电视的定位、推广、价格等策略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 摘要:一个国家硬实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软实力的自然增强。事实上,软实力的增强有赖于信息的扩散,只有当一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时,其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而这正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我国硬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媒体传播力也在逐步提升。然而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与媒体传播力,特别是影响力的提升不一定是正相关的,为此需要调整观念,制定合乎规律与要求的、有效的大众传播策略,并将其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升整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对待。
  • 摘要:肥皂剧已经成为如今新闻与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中最常见的词汇。本文将从研究在电视发展的过程中肥皂剧为何会成为一种国际现象的视角出发,讨论肥皂剧被媒介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所低估了的审美和文化重要性。本文将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肥皂剧作为戏剧的一种形式,带有电视所特有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叙事的复杂性、时间和空间的组织安排、强调关于道德和社会问题的交谈。这些特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电视作为一种媒介的发展历程。肥皂剧常常被人们看做是一种可以用来促进受众的现代化的议程设置手段,特别是对于女性受众来说。政府和其他机构可能赋予了肥皂剧特殊的教育任务。肥皂剧通常强调了女性角色的变化,对性或种族身份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了一种自由的态度。在媒介研究中肥皂剧的受众成为经常被讨论的对象。我们在如何理解和看待肥皂剧受众方面的差异反映出了更大的地域性的差异。虽然肥皂剧的国际化交流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本土生产的肥皂剧可以表现出一个国家或民族同自己对话的方式,对于本国的电视系统来说,这通常是一种通俗戏剧的至关重要的形式。肥皂剧在引起社会争论和给受众审美享受方面所扮演的社会和文化角色使之通常被低估了,这是由于与肥皂剧相关的情节剧对于流行戏剧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了,大家对之都抱有一种批评的态度。
  • 摘要:政府、新闻传媒、公众,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三者围绕信息公开传播形成特定关系。在平时,固然也有一个政府、新闻传媒、受众的关系问题;而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社会舆情和社会矛盾会陡显复杂甚至趋于激烈,处理的难度会有增无减。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政府理当通过媒体及时向公众公开发布灾难性事件的有关信息;但有时,此类信息公开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损政府形象,政府威信也会受到置疑。能否直面严酷现实,这是一个棘手问题。笔者认为:如无非常特殊的情况,关于灾难性事件的信息,公开比不公开好,早公开比迟公开好,主动公开比被动公开好,以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公开比用观念说话的方式公开好。在公开信息过程中,媒体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工具和通道。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传媒可有三种选择。无论做何选择,均涉及与政府、公众的关系。第一种选择: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以对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畏劳苦和艰险,深入第一现场采访,在此基础上,面对公众就灾难性事件做出真实的和负责任的报道。第二种选择:站到造成灾难的主要责任人及与之有牵连或保乌纱帽心切的当地政府官员一边,甘心为他们所掌控。如此,就必然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必然会违背社会公众意愿。第三种选择:采取回避态度,在所掌握的版面上和时段中对发生在当地的灾难不作报道。这种做法大致是事发地政府乐于接受的,但对中央政府和当地公众却未必就是负责任的态度。
  • 摘要:反思是理性的表现。本文通过客观描述2003年非典时期医学界内部对SARS病原的不同认识和争论,以及这场争论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看法,并对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作了一些重要阐释。最终的结论是,过去那种认为非典时期的所谓“媒体集体失语”和政府控制信息、压制不报等等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那种观点的提出者和响应者对真实情况并不了解。
  •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主流化,它的影响可谓无处不至。尤其对于那些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满足未成年人的需求,儿童网站渐渐崛起,成为网络大军中的重要一支。基于其受众的特殊性.儿童网站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经营理念都要格外谨慎,除符合未成年人的求知和审美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在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中撑起一方纯净的天空。由于儿童网站及其他儿童传媒的兴起,童媒概念在业界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在规范了儿童传媒的同时,却因为对于受众界定过于宽泛,使得从业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易把握。本文主要就童媒概念对于儿童网站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国内儿童网站的发展现状。受众界定的宽泛,使儿童网站定位趋于综合化,同质化;使得儿童网站的风格不够鲜明;丧失了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同时不利于相关部门的监管;还导致一些儿童网站的页面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宜的链接,不能为儿童网站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对照美国对于儿童网站更为明确、更具操作性的界定,儿童网站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首先从概念和定位上加以明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摘要:很少有媒介一诞生就成为广告载体,电影也一样。电影一直是伴随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艺术形式,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电影正慢慢地延展它的媒介功能,除了以其独特的媒介艺术形式感染人以外,电影正逐渐演进成崭新的广告传播载体,并伴随着电影媒介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而突飞猛进。艺术产品的生产受制于消费社会无形的手操控和拨弄。当艺术和市场进行合作的时候,广告与电影开成了无法解开的关系。尤其是电影媒介中的置入式广告传播,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着广告主(企业),影响着消费者(观众),改变着我们对电影媒介和广告传播的认知,以隐性化、人性化的表现形式,行走在艺术与市场的边缘。因为它已经影响到了电影媒介和广告传播的具体运营,对它的认识、判断、评价、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u0000的广告传播载体,并伴随着电影媒介产品的产业化、rn市场化而突飞猛rn进。艺术产品的生产受制于消费社会无形的手操控和拨弄。当艺术rn和市场进行合rn作的时候,广告与电影开成了无法解开的关系。尤其是电影媒介中rn的置入式广告传播,rn^u0000u0000?u0012?u0012?々?^田U?u0012?矡u0000,影响着消费者(观众),改rn变着我们对电影媒rn介和广告传播的认知,以隐性化、人性化的表现形式,行走在艺术rn与市场的边缘。因rn为它已经影响到了电影媒介和广告传播的具体运营,对它的认识、rn判断、评价、成为我rn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rnu0000?矨?u0012?矨?u0012u0000u0000?u0012?〇?u0012u0001u0000u0002u0000〨u0013?u0000??u0002u0000u0006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0u0003
  • 摘要:“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一直是传媒业内争论的话题,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渠道与日俱增,“渠道为王”的竞争思路已经捉襟见肘,“内容为王”愈见其真理性。那如何构筑内容的持续竞争力呢?本文从三个视角进行了阐述:首先是掌控重要信息,可以通过:1.垄断重要信息;2.建设自家的基地,生产核心内容,从而达成“人无我有”。其次,生产差异化的内容,可以通过:1.另辟蹊径,剑走偏锋;2.加强策划,高度开发,做到“人有我优”。再次,打造成本低的内容,可以通过:首先,转变思路,将节目制作成本变为节目的投资,建立大市场节目营销体系;其次,建立低成本的组织结构;再次,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以形成“成本优势”。
  •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网络媒体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价值观和道德观。网络的高度开放和自由准入构建了一个良性的“公共话语空间”,网络已成为现有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能比较真实、直接、及时反映民意的一种手段。而网络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客体角色的异化、网络媒体的特质决定了网络舆论是民意的真实反映。网络舆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出强大的舆论压力,甚至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无法忽视。因此,研究网络舆论的形成、控制网络舆论的产生,充分发挥网络引导舆论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中国政府网是世界瞩目,在24小时内实现惊人飞跃,从第1720名,跨过900多个位次,升至第744名,一跃成为全球人气指数第二,仅次于加拿大联邦政府网的中国国家级政府网,其正式运行的历史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政治社会化理论以及网络传媒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特征,通过对中国政府网构成文本的解读,对中国政府网彰显网络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其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不足。
  • 摘要:“上网了吗?”这句问话,曾一度成为新世纪、新千年开始时中国人的时髦用语。因为在那世纪之交、千年伊始,当有人还在把这句问话同老年头那句“吃了吗?”相比较而感慨世事变迁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已经开始用一句更新也许更时髦的话来问候自己的哥们、姐们:“看网络电视了吗?”
  • 摘要:“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的全面交流,其衰挟而来的文化冲击也进一步促使传统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转型。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及其内含的惰性因子、商业文化的蔓生和多元价值取向共同塑造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社会影响力很强的“文化装置”,媒体具有极强的“聚合力”和“辐射性”,成为文化传播的强大推动力。当下传媒的文化表现与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文化转型的未来走向。要确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成熟、健康的文化形态,大众媒体应当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并努力寻找出一条展现自身使命之路。
  • 摘要: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的新闻理念,使得我国的新闻传播在传播的目的、主体和受众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在我国的对外电视新闻传播中集中表现在受众定位不明确、传播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对中国的对外电视新闻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们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受众和目标定位,采取全球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并注重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
  • 摘要:在研究新华网《焦点网谈》2006年1月6日的报道《局长挥霍公款包养情妇,劣迹斑斑为何十年不倒》的“网谈留言”时,笔者发现了一种负联想和负放射现象。在全部237条留言中,属于这两种现象的留言条数约占总留言条数的56.9%.显示出这两种现象令人关注的“传播温度”。负联想表现为一种类比评议性,负放射表现为一种因果评议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明显的负向性、强烈的情绪性、突出的推测性和明显的放大性。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新闻报道的缺陷、传播的断层、主导声音的弱化和迟钝等,其变化的趋势将导致一种势能的形成,可能影响舆论的和谐和良性。
  • 摘要:本文通过对1994-2005年《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表的295篇传播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探讨了我国传播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分析发现在世纪之交,该刊物上所发表的传播研究论文的数量有一定增长,论文的主题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关传播的受众和效果、媒介与社会和文化等主题受到研究者愈来愈多的关注。在所分析的所有论文中,约有1/4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不足1/4(22.0%)的论文中有理论框架,约1/5的论文是研究者之间合作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研究领域的明显趋势是:采用定量方法的传播研究论文显著增多,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亦显著加强,但研究的理论化水平却未显著提升。作者认为,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将成为传播研究学术社群扩大学科认同的重要手段;随着实证方法采用的逐渐增多和研究者之间合作的加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陆的传播研究在整体上将有望实现质的突破。
  • 摘要:1982年,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来华讲学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学术断言:“传播的研究将成为所有社会科学见面的基础”。本文从这一学术论断出发,较深入地阐述了传播学研究的本质,认为传播学应该以传播过程研究作为立足点,并把人作为其中最根本的着眼点,由此得出了传播学的本质是研究“人的信息化”过程这一基本结论,其理由主要有三点:一、人的信息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二、人的信息化更能体现人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三、人的信息化表述更能反映出学术研究对过程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传播学研究的具体领域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传播学应该着眼于研究“人与媒介、信息的互动过程的理论分析”这一学术领域,因为只能从这一学术角度落脚,传播学研究才能避免与其他社会科学门类争夺学术研究领域,超越对“人的部分信息”展开研究的窠臼,而着眼于对人的全面社会化、现代化进行研究,并在狭义层面为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媒介真实”、“传媒神话”提供解读范式,在广义层面上侧重于对“人与媒介、信息的互动过程”的方法论探索。本文对刘建明教授“传播学研究哲学化”的观点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和解读,笔者提出的学术结论和观点,对于当今的中国传播学研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 摘要:传播学史经常忽略以帕克和米德为代表的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在1915-1940年间兴起的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不仅在传播社会功能与地位、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人际传播等领域做出独到的理论贡献,不仅提出了到现在都仍然具有前沿性和现实性的研究课题,而且与结构功能主义的主流传播学相比,它所强调的一种视野更加宏大,更突出人的主体性与传播社会的互动性的研究方向对传播学学科的建构与重构有着积极的作用。进入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受到传播学者们的广泛认同,从而渗透到了传播研究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传播研究范式,从芝加哥学派的视角对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史进行重新思考,对于解决当前的传播理论危机,以及未来传播学理论与学科的发展,范式的转型与革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组织符号是形成组织传播活动的基础。组织符号建构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组织传播中的伦理精神与组织符号中的伦理意蕴主要体现组织关系建构,组织说服力和组织控制诸方面。本文揭示了组织传播符号建构伦理意义的各种复杂方式,以及这种伦理意蕴在组织中运用的重要性。
  • 摘要:本文关注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大众传媒对本土中产阶层进行积极的话语建构这一媒介现象,从现象呈现、成因分析以及社会影响评价三方面做出初步梳理。主要研究发现是:当前,大众传媒主要从形象和议题两方面对中产阶层进行建构;这种建构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中产阶层自身的成长、市场化媒介对中产阶层经济效用的预期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从其社会影响来看,这种建构行为可能对于中产阶层认同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当然,本研究也对媒介建构行为具有的其他可能后果做了连带的讨论。
  • 摘要:媒介心理学是近20年来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人(包括个体与群体)与媒介交互作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媒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媒介的心理功能、媒介与个体毕生发展、人与媒介交互作用中的群体与社会心理现象、心理学家与媒体等研究和实践领域。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媒介心理研究应充分关注心理学理论与研究进展,关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关注新媒介环境下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生活事件。
  • 摘要:关系传播理论的主要功能在于,开创并发展了人际关系中的传播研究. 奠定了关系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向,确定了人际交流研究的主要对象。关系传播理 论的共同指向是,交流者不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问题,需要的是创建一个新 的思想假定,这就是:接受差异,以差异为依据去认识关系中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 性的永恒张力。关系传播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合理地解释了人际交流中的 这种张力与对话的关系现象。
  •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进程正在全世界加速发展的时代,国际传播的影响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之中,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学术界理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本文试图以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为例,梳理2005年中国传播学界的国际传播研究以及论文层面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概况和特点。
  • 摘要:大众媒介处于社会、媒介和人之间复杂互动的网状体系中,经受着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双重困境和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挤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方法来研究已显得捉襟见肘。媒介身份研究既可以融合传统方法,又有自己的视野、标杆和特点,具有成为一种有效媒介研究方法的可能性、正当性和科学性。身份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它既是漂移、多维的,又是统一和整体的;既是给定的,又是被设计和建构的,并且同政治、经济和文化密切联系。媒介身份理论以功能一角色理论、拟剧理论、传者理论(控制分析)和整体互动理论为支撑,具有进行整体互动、多维多层、系统全面地研究的优势和兼容并包、消解差异的特点,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
  • 摘要:本文从符号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国内外迅速兴起的播容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文本意义解读。全文共分五部分:一、前言。指出鉴于播客井喷式的发展,研究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二、播客的文本意义。笔者认为,其意义是在播客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借助上述不同的符号系统,使“自我实现”得到最大的满足。三、编码者“自我的实现”。其特点是话语权力的获得和“超符号”的自由交流。四、译码者的“自我实现”。通过解释权的回归,使可读的文本和可写的文本得以沟通。五、播客文本意义可能的嬗变。
  • 摘要:通过阅读1995-2005年我国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跨文化传播的文章,本文概述了其取得的成果,并对照近年来国际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情况,提出了研究的不足,认为不足中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加强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是提高我国跨文化传播学科研水平的必由之路。
  • 摘要: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说明跨国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作者梳理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关信息传播问题的论述,并探讨了跨国传播影响国际关系的两种主要方式,即对国际关系的物质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影响。
  • 摘要:笔者认为,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当今全球传播格局,是关系到中国在新世纪如何制定和实施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全球新闻传播、文化传播、舆论传播的发展战略。笔者简要阐述了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上先后形成的关于全球传播格局的理论,如依附理论、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世界系统理论和关于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等,分析了这些理论的主要特征及其存在的各种不足和缺陷。笔者认为,新世纪的全球传播格局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极、多强和新兴传播国家多元并存。美国这个超级传媒大国抉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流行文化、传播媒介、英语语言等诸多方面的超强优势,仍然具有向全球进行新闻、文化、媒介传播和影响全球舆论的超强能力。而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日本等大国,则凭借各自的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等优势,有能力跨地域部分影响国际舆论,是新世纪全球传播格局中的跨区域文化语言传播大国。拉美的墨西哥、巴西,阿拉伯的卡塔尔、阿联酋和亚洲的韩国等国家,借助特定的文化或语言优势面向特定的地域和受众进行传播,是新世纪的全球传播格局中的新兴文化语言传播国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