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自尊水平与认知加工偏向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
【6h】

初中生自尊水平与认知加工偏向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综述

1.1.1自尊

1.1.2认知加工偏向

1.1.3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

1.2研究的基本问题

1.2.1探讨不同自尊水平初中生的注意加工偏向

1.2.2探讨不同自尊水平初中生的记忆偏向

1.3研究的意义

1.3.1被试选择的意义

1.3.2研究内容的意义

第二章研究的总体设计

2.1准备实验材料

2.2筛选被试

2.3实验研究

第三章实验研究

3.1实验一、初中生自尊水平与注意偏向效应关系的词语实验

3.1.1研究目的与假设

3.1.2研究方法

3.1.3实验结果

3.1.4分析与讨论

3.1.5结论

3.2实验二、初中生自尊水平与注意偏向效应的表情实验

3.2.1研究目的与假设

3.2.2研究方法

3.2.3实验结果

3.2.4分析与讨论

3.2.5结论

3.3实验三、初中生自尊水平与记忆偏向效应关系的实验

3.3.1研究目的与假设

3.3.2研究方法

3.3.3实验结果

3.3.4分析与讨论

3.3.5结论

第四章综合讨论与结论

4.1综合讨论

4.1.1初中生自尊水平与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的关系

4.1.2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1.3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4.1.4对未来研究的设想

4.2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在个体自尊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和个体认知方式与风格的影响。认知加工偏向是由于个体采用了简单化信息处理策略导致的精神上的失误。个体的认知加工特点会使其维持及强化某种情绪体验,对这种特点的探索将有助于解释个体复杂情绪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原因及机制。因此,对认知加工偏向的探索为研究者提供了一条研究自尊的新途径。
   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法筛选出自尊水平高、低初中生作为实验被试,再用实验法探讨其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从注意和记忆两个最主要的认知加工过程入手,探讨初中生的认知加工偏向效应。第一部分包括两个实验,分别以不同情绪效价的汉语词和真人面部表情图片为材料,共同探讨不同自尊水平初中生的注意偏向效应。研究二在前两个实验验证了自尊的注意加工偏向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在记忆层面上,不同自尊水平的初中生是否也存在着偏向效应。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高自尊被试对中性词的反应时长于积极词,对中性词和消极词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低自尊被试对于中性词和积极词,以及中性词和消极词的反应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高自尊被试对积极词表现出了注意偏好,而低自尊被试则对积极词和消极词均未表现出注意偏好。
   2.高自尊被试对积极词语的注意偏差值显著大于低自尊被试;两组被试对消极词语的注意偏差值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高自尊被试比低自尊被试对于积极词存在着更强的注意偏好;两组被试对消极词的注意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
   3.无论对比图片是矛盾表情还是中性表情,高自尊被试对高兴表情的注意偏差值都显著大于低自尊被试。这表明,相较于低自尊被试,高自尊被试对高兴表情的注意偏差更加强烈,对于高兴表情的刺激强度也较为敏感。
   4.仅在对比图片为矛盾表情时,低自尊被试对生气表情的注意偏差显著大于高自尊被试。这表明低自尊被试在识别高兴表情上不存在优势,而且在对生气表情的判别上持有更加严格的标准。
   5.高自尊被试对正向形容词的回忆量显著大于低自尊被试;低自尊被试对负向形容词的回忆量显著大于高自尊被试。这表明,高自尊被试对与自我有关的正向形容词存在记忆偏好;低自尊被试对与自我有关的负向形容词存在记忆偏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