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在小学中实施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行动研究
【6h】

关于在小学中实施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行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研究综述

一、关于体验、道德体验的研究

二、关于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起点及研究思路

第三部分:体验——回归生活视域中的人本成长

一、体验的涵义与特征

二、体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动态生成

(一)从结构角度分析

(二)从动力角度分析

第四部分: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全新探索

一、什么是模式

二、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内涵

三、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一)明确体验的主题

(二)制定体验的方案

(三)展开体验活动,关注体验过程

(四)体验的评价

第五部分: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证诉求

一、现状分析

二、案例施行

案例一

案例二

三、实效性分析

四、感悟与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针对小学道德教育中“重说教、轻行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依据小学6-12岁儿童的品德发展现状与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以体验的方式与理念形成一种可操作性强的道德教育模式,主要目的是启动受教育者的情感系统,激发深层内核的情感体验,保障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通路的顺畅,培养和造就品德高尚、身心健康、行为端正的“人”,以期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本研究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厘定体验的内涵、体验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以及道德体验的动态生成机理;二是建构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模型;三是在实践层面验证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关于体验的涵义,笔者认为体验是一种动态情境生成的思维活动,强调身心上的“动”加上思维上的“动”,又根据情境,结合已有阅历进行自组织转换的动静结合、动态生成的方式。体验具有主体性、动态生成性、缄默性等特点。此外,在明晰体验内涵的基础上以教育学、心理学的视角强调了体验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个体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从静态结构和动力系统两方面,重点阐述了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动态生成。
   第二部分是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首先明确什么是模式,其次阐述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内涵,最后探讨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此部分把研究重点放在体验活动过程展开的机理描述上,运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移情理论,从深入体验情境、激发深层体验、体验的回馈、体验的引导与升华四个方面着手,探究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模型。
   第三部分是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践行。从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围绕“尊重”、“责任”、“珍惜”几个主题,依据所建构的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展开具体的践行活动,运用行动研究中“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操作方法,在注入体验因素的前后,对学生显现出的道德行为进行对比观察,验证所注入的体验因素是否能有效的规范和改善学生的道德行为。在体验之后进行总体的实效性分析,以此确定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与不足,在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为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实证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