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6h】

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关于在高校开展散打运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

1.2.2 关于高校散打课的研究

1.2.3 关于高校散打俱乐部和运动队的研究

1.2.4 关于高校开展散打的相关运动损伤与防治研究

1.2.5 关于高校散打运动的其他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师资状况

3.1.1 高校散打执教教师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3.1.2 高校散打执教教师的学历结构

3.1.3 高校散打执教教师的专业与运动等级

3.1.4 高校散打执教教师执教年限和职称结构

3.1.5 高校散打执教教师的科研与外语及计算机能力

3.2 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学生现状

3.2.1 高校学生学习散打的动机

3.2.2 高校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程度

3.2.3 高校学生对散打运动的认知程度

3.2.4 高校学生对散打教师的满意程度

3.2.5 高校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3.2.6 教学场地能否满足教学需要的调查

3.2.7 高校学生散打课外活动现状

3.3 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培养现状

3.3.1 高校散打培养教学内容

3.3.2 高校散打培养课程考核内容

3.3.3 高校散打教学教材

3.3.4 高校散打教学中伤害事故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加强武术散打教师的业务培训,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

4.2.2 激发学生散打学习积极性,注重培育学生武德

4.2.3 创造教学新模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

4.2.4 争取领导的重视,增加武术散打方面的经费投入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相搏”、“白打”、“徒搏”,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竞技形式直接体现武术技击实用价值的运动形式。散打集实用性、观赏性和对抗性于一身,自1979年国家体委决定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设立试点项目以来,便在全社会迅速发展起来。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一《纲要》的颁布和执行,为散打运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设置和推广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条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高校散打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繁荣校园文化,推动武术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散打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也不例外。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走访调查发现,散打运动在高校发展面临很多障碍,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水平有限、教学硬件支持不足、学校重视不够、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不仅影响高校散打运动的发展,还不利于高校体育课程的完善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培养。为此,以吉林省高校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调查方法对其散打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期能立足吉林省高校实际,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高校散打运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师资状况(包括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来源、专业等基本情况)、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学生现状(包括学生学习散打的动机、兴趣、对散打的认知、对教师的满意度等)、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学培养现状(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内容、教学教材等)。经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吉林省高校散打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散打教师严重缺乏;散打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学历层次偏低;教师运动等级集中在一、二级,甚至有少数无运动等级的教师;散打教师的执教年限偏低,教学经验有待进一步丰富;受学历、执教年限、教学经验、专业情况等的影响,散打教师的职称水平较低;散打教师虽有科研需求和热情,但其科研能力有限;教师对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明显好于英语。
   第二,大部分学生对散打运动有正确认识,对散打功能的认识比较深刻,并能以此为动机练习散打;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程度较高;散打教师在学生中有一定的认同度,但学生对散打教师示范能力、讲解能力、组织能力等教学能力的评价一般;散打教学场地不能为散打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持与保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散打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课外散打活动的参与率一般,参与形式主要有个人单练或与同学对练、参与学校散打俱乐部、参与散打协会。
   第三,大部分教师均将拳法与腿法作为散打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过于专业化;考核内容以学生的技术动作为主,考核内容不全面;我国目前尚没有高校散打运动的统一教材,散打教师在选择和利用教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散打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等意外伤害是在所难免的,导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课堂组织不力、教学器材和场地不安全、学生安全意识不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