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探索与多元发展
【6h】

试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探索与多元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融合探索(20世纪40——60年代)

(一)民族声乐文化艺术的“近源”

1、传统民歌和戏曲

2、西洋声乐文化的渗透

(二)融合的开端(20世纪40年代)

1、“文艺整风”与秧歌运动

2、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3、“戏歌综合”唱法

(三)“融合”趋于成熟(20世纪50、60年代)

1、从“土洋之争”到“土洋相融”

2、音乐创作

3、表演艺术家及其唱法

(四)教学上的融合探索

二、多元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

(一)歌曲创作多元化

1、地方民歌改编及创造

2、戏曲及通俗元素的融入

3、西洋表现手法的运用

(二)演唱方法多元化

1、整体风格多元化

2、个人唱法多元化——从“千人一面”到“一人千面”

(三)声乐教学多元化

三、个人体会

(一)本科期间的基础学习及体会

1、增强基本认识

2、提高演唱技巧

3、积累民族声乐作品

4、总结演唱体会

(二)研究生阶段的提高与创新

1、对两种唱法的认识与比较

2、美声唱法的融入——以个人音乐会演唱作品为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多元”是中国民族声乐最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历史像条大河,是一道道涓涓细流的汇入,才使其奔流不息、波澜壮阔。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正是一条融纳百川的大河,从20世纪初萌生至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从形式单一的民歌、戏曲,到与“西洋美声唱法”互融互补,从“改洋从土”、“改戏从歌”、“土洋之争”,到“土”、“洋”自然相融,是“多元风格”赋予民族声乐鲜明统一的个性和勃勃生机。然而,这是一个漫长和艰难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在推动,有音乐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在奠基,也有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引导。今天,民族声乐这条大河更是以多元化的形态流淌得绚烂多姿,我们也坚信,在奔向未来的途中,它会激起更加绚丽的浪花。
  本文以“文革”为分界点,分三部分展开:一是梳理“文革”前中国民族声乐从萌生走向成熟的历史脉络,回顾音乐工作者们在中国民族声乐的“融合”上所作出的努力和积极探索,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与艺术经验;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声乐在音乐创作、表演方式、演唱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和走向进行总结与分析;三是结合自身的演唱经验,以具体民族声乐作品为例,浅谈自己对演唱多元化的认识和体会。希望此篇论文对声乐学习者起到借鉴和启发的意义,并为民族声乐艺术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