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的现状与培养对策
【6h】

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的现状与培养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综述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基本现状

3.2 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的现状

3.2.1 基础理论与规则的掌握情况

3.2.2 技术动作的表达能力

3.2.3 长时间临场执裁的精神状态

3.2.4 突发性疑难问题的解决能力

3.2.5 种子选手与非种子选手抽签定位的编排能力

3.2.6 比赛连续性的掌控能力

3.3 制约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的因素分析

3.3.1 学生乒乓球裁判员外出执裁的频率

3.3.2 学校对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培养工作重视程度

3.3.3 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继续晋级的意识

3.3.4 竞赛组织和编排的难度

3.3.5 学生乒乓球裁判员执栽时的心理素质

3.4 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对策

3.4.1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增加学生外出执裁的机会

3.4.2 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对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培养力度

3.4.3 依托学校宣传,助推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再深造”行为

3.4.4 通过学术交流,聘请资深裁判员来校讲学与实践指导

3.4.5 建立校内基地,定期进行梯度式培训,重视培养的连续性

3.4.6 通过思想教育方式,加大学生对裁判员职业道德的重视

3.4.7 建立制度和档案库,对学生裁判工作情况进行记录与绩效考核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的现状调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乒乓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被视为中国体育界立足于国际赛场的一面旗帜,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如此辉煌的战绩背后,离不开强大的裁判员队伍。裁判员是乒乓球比赛的组织者,是乒乓球规则的执法者,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裁判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对乒乓球运动的长足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高师体育院系是乒乓球裁判员的主要输出单位,提高其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对我国乒乓球裁判员的执裁能力和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以裁判工作能力为切入点,对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培养裁判员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从而提升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工作能力,推进我国乒乓球项目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健康发展。研究表明:
  1、我国高师体育院系学生乒乓球裁判员的性别结构总体比例较平衡;多数学生主要集中在二级裁判员水平;在英语等级方面,一般停留在四级水平,虽能在比赛中进行简单对话,但无法全程运用英语在赛场上正规完成执裁,显然英语已成为裁判员晋级的最大障碍。
  2、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裁判法的掌握情况较好,对新旧裁判规则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有少数学生精通规则,对裁判手势和术语的运用游刃有余,其他学生仍需继续学习裁判法细则,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淀。
  3、由于高师体育院系的学生裁判员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对技术动作的表达能力有较好的优势,但是在长时间临场情况下思想容易涣散,加之经验相对匮乏,无法巧妙地解决临场时的突发性疑难问题。
  4、高师体育院系的学生裁判员大部分处于二级裁判员的初级水平,对竞赛组织的编排涉及较少,尤其是种子选手定位与非种子选手抽签定位的问题出错率较高,还有一部分学生裁判员在循环赛的次序排列和平衡控制表的问题上容易出错。
  5、由于比赛的复杂多样性,学生裁判员不能很好地掌控比赛时间,无法确保比赛的连续性,造成空场和连场的局面,暴露出学生裁判员在临场方面经验不足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