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6h】

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度假区

2.1.2 风景名胜区

2.1.3 空间分异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 研究方法

3.1 D与D(m)指数模型

4 实证研究与分析-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

4.1 研究对象

4.1.1 金石滩地理概况

4.1.2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发展历程

4.1.3 选择金石滩的依据

4.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4.3 分异度结果分析

4.3.1 分异度计算过程

4.3.2 住宅用地分异过程

4.3.3 住宅用地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居住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

5.1 居住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

5.1.1 政府决策是调控力量

5.1.2 社会阶层是重要力量

5.1.3 市场机制是主导力量

5.1.4 居民择居行为是辅助力量

5.2 各个发展阶段驱动因素的影响

5.2.1 初步阶段(1992年至2003年)

5.2.2 稳步发展阶段(2003年至2007年)

5.2.3 迅速提升阶段(2007年至2012年)

5.3 本章小结

6 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居住空间分异潜在的问题和调控策略

6.1 居住空间分异潜在的社会问题

6.1.1 社会阶层固化

6.1.2 社会福利失衡

6.1.3 社会隐患增多

6.2 居住空间分异的调控策略

6.2.1 构建公平的流动机制

6.2.2 营造和谐的城市居住空间

6.2.3 健全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

6.2.4 实行合理的聚居模式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2.1 论文的研究目标

7.2.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居住用地空间结构的合理程度,不仅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效率。居住用地空间结构变化的本质是社会结构变化在居住用地空间分布上的具体表现。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也出现了城市化的现象并且推动其内部居住用地空间分异形成,本文针对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出现的居住用地空间分异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2003~2012年3个时相的SPOT5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区域,在行政村尺度下,利用GIS技术结合分异指数D和多组群分异测度模型D(m),研究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过程、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内旅游度假区健康稳步的发展。研究表明:
  (1)2003~2012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各类居住用地分异度的变化不一。农村住宅分异度逐渐增加,其余各类住宅分异度均呈下降趋势,花园洋房分异度数值范围为0.06~0.65,波动幅度最剧烈,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强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化。
  (2)在传统住宅逐渐被新型住宅所替代的大背景下,花园洋房、商品住宅和普通住宅的占地面积与日俱增,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主要是沿海岸线和景色优美地区分布。农村住宅越来越稀少,分布越来越零散直至消失,住宅用地占地面积显著增加。
  (3)在住宅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内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异驱动机制是多方面的,政府决策是调控力量,社会阶层分化是重要力量,市场机制是主导力量,个人选择是辅助力量,这些因素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旅游地产在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内的发展。
  (4)居住空间分异过度会给社会带来社会阶层固化,社会福利失衡和社会隐患增多等多种社会问题,本文为缓解居住空间分异提出了四种调控方案:构建公平的流动机制、营造和谐的城市居住空间、健全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实行合理的聚居模式。
  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作为首批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的代表,研究它的居住用地空间演变过程及形成机理对于其他类似的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