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近两周期健美操国际年龄二组三人规定套路比较研究
【6h】

我国近两周期健美操国际年龄二组三人规定套路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三人操的研究

1.2.2 对等级规定套路的研究

1.2.3 对难度动作的研究

1.2.4 对健美操技术水平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分析法

2.2.3 对比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人操新旧规定套路艺术编排的比较研究

3.1.1 操化动作拍节及操化单元的比较研究

3.1.2 过渡与连接动作的比较研究

3.1.3 托举动作的比较研究

3.1.4 配合动作的比较研究

3.1.5 移动路线的比较研究

3.1.6 空间的变化的比较研究

3.2 三人操新旧规定套路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

3.2.1 难度动作组别的比较研究

3.2.2 难度动作分值的比较研究

3.2.3 难度动作顺序的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世界性的健美操热于上世纪80年代初传到中国,进入我国后迅速得到广泛开展,各大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健美操课程。1994年5月健美操正式进入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并颁布了首本竞赛规则,为了使规则能够顺应该项目的发展要求,国际体操联合会决定把4年作为一个周期,修订上一个周期的竞赛规则,完善原有的评分系统。我国当前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这是因为我国将健美操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视为重中之重。《竞技健美操规则》将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分为4个组别,分别是9-11岁为预备组;12-14岁为国际年龄一组;15-17岁为国际年龄二组;18岁以上为成年组。国际比赛中成年组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决定着我国成绩的好坏,而成年组运动员后备力量的来源主要是国际年龄二组。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健美操协会依国际体操联合会标准,每四年作为一个周期,每周期创编不同年龄组别的健美操等级规定套路,并把健美操等级规定套路作为运动员获得等级运动员称号的达标套路,目的是规范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动作标准,使专项水平得到提升。2013-2016年健美操等级规定套路是在《2013-2016健美操评分规则》导向下,结合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现实水平和需求创编的,它的实施向我们传达了最新的国际动态,对我国的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健美操2008-2012年和2013-2016年国际年龄二组(15-17岁)三人等级规定套路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操化单元、过渡与连接、托举和配合、移动路线与空间变化,以及难度动作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尽快了解近两个周期健美操等级规定套路的变化,探索我国健美操等级规定套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和能力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在国际上的位置。研究表明:⑴旧规定套路中操化动作以一般性操化单元为主,高强度操化单元只有1个,操化强度较小。新规定套路中高强度操化单元的数量增加,操化动作开始向复杂多样转变,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更高,更能突出健美操“美”的特点。⑵旧规定套路中技术性过渡动作的数量多于新规定套路,但是创新性不足。新规定套路中技术性过渡动作复杂性、多样性更好,体能消耗要大于旧规定套路。旧规定套路中非技术性过渡动作少于新规定套路,但是新规定套路在动作的选择上更有新意,更具有观赏性。⑶新规定套路的托举动作创新性要明显优于旧规定套路,但是难度偏大,忽略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⑷新旧规定套路中的配合动作创新性均不够新颖独特,并且没有表演性配合动作。⑸新规定套路的比赛场地由7×7 m2变为10×10 m2,移动路线的次数、复杂程度都要大于旧规定套路,加大了运动员对场地的把控能力。⑹新旧规定套路中空间变化次数相同,旧规定套路的前半部分难度过多,后半部分操化过多。新规定套路成套时间缩短,成套前半段分配均衡,后半段均衡性不够。⑺旧规定套路中难度动作分值低于新规定套路,难度动作组别分配均衡,但难度动作顺序分配不够合理。新规定套路中规定难度动作分值增加所占的比重却在减小,A、B组难度动作分配不够均衡,成套难度动作分数偏高,但难度动作顺序的分配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