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种红藻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6h】

四种红藻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进展

1.1.1 蜈蚣藻属(Grateloupia C.Agardh)的研究进展

1.1.2 拟伊藻属(Ahnfeltiopsis Silva et DeCew)的研究进展

1.1.3 斯帕林藻属(Sparlingia G.W.Saunders,I.M.Strachan et Kraft)的研究进展

1.2 基因简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帚状蜈蚣藻(Grateloupia fastigiata Li et Ding)的修订研究—基于形态观察、rbcL基因和COI基因序列分析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帚状蜈蚣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2.2 帚状蜈蚣藻的生殖结构

2.2.3 帚状蜈蚣藻的rbcL基因序列和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中国大陆新纪录种台湾蜈蚣藻(Grateloupia taiwanensis S.-M.Lin et H.-Y.Liang)—基于形态观察、rbcL基因和COI基因序列分析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3.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中国大陆新纪录种—台湾蜈蚣藻(G.taiwanensis S.-M.Lin et H.-Y.Liang)的形态观察

3.2.2 台湾蜈蚣藻的rbvL基因序列和COI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中国新纪录种近荣拟伊藻[Ahnfeltiopsis paradoxa(Suringar)Masuda]—基于形态观察、rbcL基因和COI基因序列分析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中国新纪录种—近荣拟伊藻[A.paradoxa(Suringar)MaSuda]的形态观察

4.2.2 扇形拟伊藻[A.flabelliformis(Harv.)Masuda]的形态观察

4.2.3 两种拟伊藻的rbcL正基因序列和COI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中国新纪录属斯帕林藻属(Sparlingia)和新纪录种具孔斯帕林藻(S.pertusa)—基于形态观察、rbcL基因和COI基因序列分析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5.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中国新纪录种—具孔斯帕林藻[S.pertusa(Postels et Ruprecht)Saunders]的形态观察

5.2.2 具孔斯帕林藻的rbcL基因序列和COI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1)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模式标本产地)产的帚状蜈蚣藻(Grateloupia fastigiata Li et Ding)进行了重新鉴定,该种的主要特征有:①藻体为深紫红色,高9-26 cm,1-2回不规则羽状分枝;助细胞生殖枝丛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果胞枝主枝由6个细胞组成,辅助细胞枝主枝由5个细胞组成(6cap-5auxb型),与亚洲蜈蚣藻一致。②基于rbcL(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CO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基因序列分析显示:10个帚状蜈蚣藻样本与亚洲蜈蚣藻之间的碱基差异为0bp(0.00%)-3bp(1.67%),属于种内差异。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分析,认为帚状蜈蚣藻与亚洲蜈蚣藻为同一种,将帚状蜈蚣藻作为亚洲蜈蚣藻的异名。
  (2)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蜈蚣藻属(Grateloupia C.Agardh)一中国大陆新纪录种。该种的主要特征有:①藻体红色或紫红色,高6-16cm,线形或披针形叶片;助细胞生殖枝丛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果胞枝主枝由6个细胞组成,辅助细胞枝主枝由5个细胞组成(6cap-5auxb型),与台湾蜈蚣藻一致。②基于rbcL、COI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采自海南省博鳌的4个海藻样本与台湾蜈蚣藻之间的碱基差异为1bp(0.95%),属于种内差异。确定此种为台湾蜈蚣藻(G.taiwanensisS.-MLin et H.-Y.Liang),为中国大陆新纪录种。
  (3)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育叶藻科拟伊藻属一中国新纪录种。该种的主要特征有:①藻体呈紫红色或暗紫红,高为6-11cm,二叉状或亚二叉状分枝,囊果内生。②基于rbcL、COI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采自于大连的黑石礁、金石滩、木龙沟、鸭石的4个拟伊藻样本与日本产的近荣拟伊藻之间的碱基差异为8bp(0.68%)-9bp(0.76%),在拟伊藻属这一大分支中形成独立的小分支。确定此种为近荣拟伊藻[Ahnfe ltiopsis paradoxa(Suringar) Masuda],为中国拟伊藻属新纪录种。
  (4)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红皮藻科一中国新纪录属和一中国新纪录种。该种的主要特征有:①藻体呈棕红色,高0.8m-1.2m,卵圆形或椭圆形叶片表面分布密集的孔洞;果胞枝由4个细胞组成,辅助细胞枝由2个细胞组成。②基于rbcL、COI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采自黑石礁的6个海藻样本与日本的具孔斯帕林藻之间的碱基差异为1bp(0.99%),属于种内差异。确定该种所在的属Sparlingia为中国新纪录属,暂定中文名斯帕林藻属。确定此种为S.pertusa(Postels et Ruprecht) G.W.Saunders,I.M.Strachan et Kraft,暂定中文名为具孔斯帕林藻,为中国新纪录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