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6h】

中国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案

1.5 创新之处

2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的基本理论

2.1 区域经济关联理论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的量化方法

3.1 确定指标权重

3.2 偏序法的概念与模型

3.3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空间单元选择

4.2 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4.3 指标体系权重

5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实证分析

5.1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评价

5.2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空间相关性分析

5.3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局部空间集聚分析

5.4 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子系统时空分异分析

6 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A 指标体系历年综合权重

附表B 沿海城市子系统绩效排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沿海城市凭借廉价资源、区位优势、优惠政策,成为了全国和区域性的增长极,主导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但有许多沿海城市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盲目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效率,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制约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明确经济发展绩效的内涵,阐述研究意义。在比较分析经济发展绩效计量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全面反应沿海城市系统经济发展绩效的偏序评价方法,立足于沿海城市特点,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建立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经济、社会、信息化以及物质资源运行绩效四方面因素共同纳入到绩效核算框架中,包含20个量化指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充分探讨中国各沿海城市及城市间经济发展绩效关联的情况,并考察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主要结论为:(1)经济发展绩效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城市,但近年相对北部、南大部沿海城市的优势有所缩小。(2)中国临近的沿海城市绩效子系统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其中经济运行绩效空间相关性最高、社会运行绩效空间相关性最低,部分沿海城市子系统绩效呈现出显著空间集聚。(3)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的空间格局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条件是影响经济发展绩效的内在因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绩效的未来性主导因素应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等外在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