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师院校信息技术类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研究
【6h】

高师院校信息技术类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现状分析与探究

3.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的需求分析

3.1 基于培养维度的分析

3.2 基于就业维度的分析

3.3 基于认证维度的分析

4.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的措施及案例

4.1 调整培养方案框架

4.2 课程群方面的案例

4.3 课程融合的案例

5. 研究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师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工程素质状况调查

附录2高师院校学生能力水平的调查(面向企业)

附录3 高师院校学生能力及水平的调查(面向毕业生)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类专业是我国专业布点最广的专业,其人才培养与就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共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师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不仅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更多方面,需要面向产业培养信息技术工程师。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其师范传统,工程经验和工程能力相对缺乏,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院校特点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共同面临的问题。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将师范教育中的素质能力教育、教学技能教育、团队合作教育等特色优势向工程素质和能力转化,实施师范性与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工程性有效融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高师特色,这是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内容涉及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学术性与师范性、认证评估等方面,分析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的前期工作成果,探索建立在高师院校自身的环境、条件和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座谈和问卷两种形式,从培养维度、就业维度和认证维度分析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的需求和可行性。结合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育实践,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体现融合特征的培养方案;为深入实践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构建出专业课程群和工程素质课程群,并以《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为例,在课程层面实施工程性与师范性融合的过程。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措施、课程群的案例、在具体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可以有效促进高师院校信息技术专业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为高师院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