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村干部腐败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6h】

论村干部腐败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学术研究现状分析

1.3论文的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村干部腐败问题的概述

2.1村干部腐败的现状

2.1.1政治方面的表现

2.1.2经济方面的表现

2.1.3作风方面的表现

2.2村干部腐败的特点

2.3村干部腐败的危害

2.3.1村干部腐败的微观危害

2.3.2村干部腐败的宏观危害

第三章村干部腐败的原因分析

3.1客观原因

3.1.1文化原因

3.1.2政治原因

3.1.3经济原因

3.2主观原因

3.2.1利己主义心理

3.2.2特权意识

3.2.3从众心理

3.2.4政治文化素质不高

第四章治理村干部腐败的经验与教训

4.1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概况

4.1.1改革开放前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概况

4.1.2改革开放后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概况

4.2治理村干部腐败的经验与教训

4.2.1治理村干部腐败的经验

4.2.2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教训

第五章治理村干部腐败的对策

5.1治理村干部腐败的原则

5.1.1以党的反腐败理论为指导

5.1.2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5.1.3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5.2加强村干部廉政环境建设

5.2.1重视村干部廉政的政治环境建设

5.2.2加强村干部廉政的经济环境建设

5.2.3重视村干部廉政的文化环境建设

5.3防止村干部腐败的体系构建

5.3.1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5.3.2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5.3.3促进农村经济改革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村干部。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得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还必须看到,在众多的村干部中,也存在部分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村干部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作风等方面。村干部腐败又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集体腐败呈上升趋势,腐败涉及范围比较广,经济腐败居多,作风问题比较普遍,腐败手段简单直接,并且区域分布比较集中。村干部腐败不但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而且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削弱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有损社会公正,败坏了社会风气。村干部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文化、政治、经济及心理原因,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概况,本文总结出治理村干部腐败的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治理村干部腐败的具体对策。加强村干部廉政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建设,为治理村干部腐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村干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为治理村干部腐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遏制村干部腐败的思想根源。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堵上村干部腐败的经济源头。国家与社会通过以上措施,多管齐下,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理村干部腐败现象。

著录项

  • 作者

    袁祥花;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俊田;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监察、监督;
  • 关键词

    村干部; 腐败现象; 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