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欠税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6h】

欠税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欠税治理相关概念

1.2.2 关于欠税治理研究的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方法

1.3.2 文献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4.1 提出了以税为重的观点

1.4.2 提出了非税部门的协税护税方案

第2章 欠税治理概述

2.1 欠税概述

2.1.1 欠税含义

2.1.2 欠税的种类

2.1.3 欠税的危害

2.2 欠税治理概述

2.2.1 欠税治理含义

2.2.2 欠税治理的主体

2.2.3 加强欠税治理的定义

第3章 欠税成因的分析

3.1 宏观经济条件的制约

3.2 纳税人法制观念淡薄

3.2.1 企业纳税意识薄弱

3.2.2 对税收优惠存在的依赖思想,把欠税作为优惠

3.3 协税护税环境差

3.4 纳税人的不良欠税心态

3.4.1 占用心理

3.4.2 攀比心态

3.4.3 侥幸心态

3.4.4 后盾心态

3.4.5 赖皮心态

第4章 目前在欠税治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税务机关在欠税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4.1.1 税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4.1.2 前清后欠现象比较严重

4.1.3 税法不够完善、严密

4.2 其他部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2.1 政府存在的问题--地方行政干预

4.2.2 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4.2.3 没把欠税提到各种行政审批的首要条件里面

第5章 国外关于欠税治理的方法

5.1 完善的税收制度

5.1.1 实现税制改革和税制简化,以减少欠税税收产生

5.1.2 保持合理的税收负担水平,减轻逃避欠税倾向

5.2 健全的法律保障和严厉的税收惩罚并重

5.3 合理的机构设置

5.4 分工明细的制度设计

5.4.1 规范的纳税申报制度

5.4.2 规范的纳税申报制度

5.4.3 有效的源泉扣缴制度和预付暂缴制度

5.5 广泛、充分的税收宣传

5.6 信息化的税收征管

第6章 加强欠税治理对策

6.1加强税务机关自身能力建设与制度建设

6.1.1 严格执法、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

6.1.2 把欠税治理制度化

6.1.3 严格滞纳金制度,给欠税者以警示

6.1.4“换位思考”--彻底转变欠税治理观念

6.1.5 成立专门的欠税治理部门

6.1.6 提高税务干部执法水平,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6.2 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切实触动纳税人还欠意识

6.3 加强外部合作,提高各部门协税护税意识

6.3.1 与公安部门加强合作

6.3.2 与审计部门加强合作

6.3.3 与法院部门加强合作

6.3.4 加强对银行的开户信息的监控

6.3.5 实行法人管理制度,全方位限制欠税者

6.3.6 政府对企业评先选优,选人大代表等应考虑欠税情况

6.3.7 政府牵头,发布多行政执法部门联合文件,治理欠税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命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收入增长迅猛,其也大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再发展与繁荣,但其背后也隐藏着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比如说欠税。税收计划是由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还没有发展到应收尽收的程度,因此每年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情况成为政府考核同级税务机关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只要收入任务完成,那就“一俊遮百丑”了,因此欠税的重要性就被忽略了。辽阳市截至2007年累计欠税30343万元,同比增加4276万元,增幅达到16.4%,欠税不但直接减少国家税收收入,严重影响税收收入的进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环境有着极强的破坏力,损害了守法者的利益,破坏了税制的道德基础和纳税人对税法体系的信心,影响了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随着依法治税思想的深入,税务机关投入大量精力对欠税进行治理,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治理不力,边清边欠的状况依然一定程度上存在.
   从宏观经济体制、纳税人纳税意识、纳税心态、协税护税等方面对欠税的成因进行分析,以及在欠税治理中税务机关和其他部门存在的若干问题导致欠税的产生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欠税治理难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涉及税务机关自身,而且延伸到政府、其他各部门的管理和法规体系,因此欠税治理,必须先解决管理问题。
   本文从分析欠税的成因出发,以欠税治理现状为基础,来探讨欠税治理与管理的关系,旨在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欠税治理的重视,改变已往欠税治理税务机关“单兵作战”的打法,促进欠税治理的正规化和法制化,使其步入正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