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轧普碳钢带材表面粗糙度遗传规律的研究
【6h】

冷轧普碳钢带材表面粗糙度遗传规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冷轧过程中的摩擦和润滑

1.2.1 冷轧过程中的摩擦

1.2.2 冷轧过程中的润滑

1.3 国内外冷轧产品表面粗糙度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轧辊表面粗糙度的遗传规律研究

2.1 冷轧试验准备

2.1.1 冷轧试验轧机

2.1.2 乳化液系统

2.1.3 主要检测仪器

2.1.4 冷轧试验原料及轧制液

2.2 冷轧试验方案

2.3 轧辊表面粗糙度的遗传规律

2.4 轧辊表面加工方式对带钢表面粗糙度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工艺参数对带钢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

3.1 带材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3.2 压下率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3 轧制速度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4 工艺润滑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冷轧带材表面形貌的分析

4.1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形貌的关系

4.2 表面形貌演变分析

4.2.1 轧辊对带材表面的复印

4.2.2 带材表面油坑的形成

4.2.3 表面微观缺陷的演变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冷轧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冷轧带材表面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表面粗糙度作为体现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特性之一,不仅影响到带钢冲压时的变形行为和涂镀后的外观形貌,而且可以改变材料的耐蚀性。冷轧薄板的冲压成形性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而且还与冷轧薄板的表面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对冷轧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值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粗糙度超差就成为现场技术攻关的重点与难点。
  冷轧过程中,轧后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工作辊原始粗糙度、带钢原始粗糙度、润滑状态及轧制工艺制度。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结果和文献的基础上,对工作辊表面粗糙度、轧制工艺制度和润滑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研究取得如下结果:
  (1)通过实验室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轧辊粗糙度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轧辊表面粗糙度越大,轧制后的带钢表面粗糙度就越大;
  (2)通过实验室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润滑条件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一个最优的油膜厚度来保证带钢的表面粗糙度。这是因为润滑油膜减薄,轧辊有效的对带钢表面进行磨光和“复印”;当油膜达到最优值后继续减薄,这时的轧辊和带钢接触增大,产生了摩擦热等一系列润滑问题,最终使带钢表面粗糙度增大;
  (3)通过实验室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压下率的不断提高,带钢的表面粗糙度先是减小然后会出现增大的现象;
  (4)通过实验室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对带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轧制速度的上升,油膜厚度会持续上升,带钢的表面粗糙度也会随着增大;
  (5)通过SEM研究轧辊对带钢表面的“复印”,发现随着道次的增加,带钢表面的辊痕会更加纤细,表面粗糙度较低的轧辊在带钢表面的辊痕也会更细小一些;而第一道次带钢表面出现了油坑,这是由于夹带进入的润滑油溢出使油膜内压力增大,压溃表面形成的;在带钢最终道次后有些缺陷最终残留在带材表面上,这是母材的微观缺陷过大过深,并不能完全被消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