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看人权保障
【6h】

从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看人权保障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刑事和解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1.2.2 刑事和解制度构建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1.2.3 刑事和解具体过程中体现的人权价值

1.2.4 疑罪不宜适用刑事和解

1.3 研究方法

1.3.1 政治学方法

1.3.2 刑事实体法方法

1.3.3 实证分析方法

1.3.4 比较分析方法

1.4 创新点

1.4.1 对刑事和解进行价值分析

1.4.2 刑事和解的基本精神

第2章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2.1 刑事和解的概念和特征

2.1.1 刑事和解的概念

2.1.2 刑事和解的特征

2.2 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背景与复兴

2.2.1 刑事和解的产生背景

2.2.2 刑事和解的复兴

2.3 刑事和解的主要类型

2.3.1 社会型和解与司法型和解

2.3.2 涉刑性和解、替刑性和解、行刑性和解

第3章 刑事和解所体现的新型人权保障概览

3.1 新型人权保障之被害人的利益恢复

3.2 新型人权保障之加害人的利益恢复

3.3 新型人权保障之第三人利益即社会利益恢复

第4章 刑事和解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4.1 刑事和解中犯罪人权利保障问题

4.1.1 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问题

4.1.2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人权保障

4.1.3 刑事和解中犯罪人的权利保障——非犯罪化问题探讨

4.1.4 刑事和解中犯罪人的权利保障——犯罪人违心认罪问题探讨

4.2 刑事和解在被害人利益保护方面价值评析

4.2.1 刑事和解在被害人利益保护方面的主要观点主张

4.2.2 笔者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观点

第5章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对我国人权保障现状的推进

5.1 外国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借鉴意义

5.2 刑事和解在犯罪人权利保障方面的新思路

5.2.1 使用条件问题——疑罪不宜适用刑事和解

5.2.2 适用阶段问题——公安机关就公诉案件开展刑事和解的条件

5.3 刑事和解在被害人权利保障方面的新思路

第6章 结论

6.1 刑事和解制度是社区司法领域的概念

6.2 刑事和解是民主参与司法的体现

6.3 刑事和解具有合意型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刑事和解是指在犯罪发生后,经由调停人的帮助,使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恢复加害人和被害人的和睦关系,并使罪犯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刑事和解制度的研究及运用,既能节省司法成本,提高刑罚效益,又能最大限度保护加害人及被害人的合法利益,实现加害人的再社会化。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刑事和解在国内受到了更多关注。在理论方面,我国学术界对刑事和解问题及其相关的恢复性司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逐渐开始出现一些学术成果。
  笔者注意到刑事和解制度的深层次问题,以人权保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分析刑事和解的人权保障价值,力图在分析国内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上,就现行刑事和解中所体现的人权问题作以讨论,并以期提出人权问题的解决新思路。
  全文除绪论(第一章)和结论(第六章)外,共分四章。
  第二章从概念和特征入手,介绍刑事和解制度的背景及复兴。
  第三章围绕刑事和解所体现的新型人权保障的状况进行分析。
  第四章就刑事和解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发问与剖析。
  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完善以及现状的推进提出新思路,以期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尽一份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