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imvastatin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脊髓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及神经修复作用的影响
【6h】

Simvastatin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脊髓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及神经修复作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他汀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为当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调脂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类药物通过抑制小GTP结合蛋白Rac、Ras和Rho等发挥其非降血脂的多效性效应,在脑中风、老年性痴呆、新生动物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和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最近临床前研究显示调控RhoGTP酶(Rac,Rho,Cdc42,Tc10)的作用有可能促进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恢复。因此提示Statins在神经系统另一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周围神经损伤中有可能通过其非降血脂的多效性效应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后由受损神经元介导的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促进损伤运动神经元的修复,是神经再生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过程中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并阐明Simvastatin对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再生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Simvastatin干预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给予Simvastatin(20mg/kg/d)灌胃治疗,每天一次,连续灌胃两周。于术后一个月以内进行行为学观察及趾展功能指数测定,2w和4w时进行神经传导速度以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电检测。4w时甲苯胺蓝染色记数有髓神经纤维数量与髓鞘厚度,电镜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变化。于术后3d、7d取L5段脊髓,切片进行Nissl染色和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节段中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变化。 结果:Simvastatin干预组较模型组足趾展开速度快,尤其是手术后5d和8d,组间差异显著(P<0.05);2wSimvastatin干预组较模型组内踝水平CMAP幅度增高(P<0.05),4w时Simvastatin干预组内踝水平和坐骨切迹水平CMAP幅值均高于模型组高(P<0.05,P<0.01),NCV明显快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观察,术后4wSimvastatin干预组再生神经纤维密度较模型组高,排列较整齐,单位视野下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高于模型组(P<0.01),髓鞘厚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增加(轴突直径与有髓纤维直径比降低,P>0.05);术后4w的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imvastatin干预组再生神经纤维较粗大,Schwann细胞内有丰富的细胞器,胞浆、胞核中染色质丰富,而模型组Schwann细胞染色质不丰富,核不规则,核膜溃变;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节段中Nissl染色显示,术后7dSimvastatin干预组和模型组腹角运动神经元损伤同侧数量与对侧之比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Simvastatin干预组略高于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OX-4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imvastatin干预组OX-42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增多((P<0.05)、染色强度增强(P<0.05),提示Simvastatin可促进神经损伤后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可能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结论:一、本实验通过趾展功能指数测定,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和组织形态学观察证实,Simvastatin可促进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神经的修复和再生。二、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相应脊髓节段腹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减少,腹角和背角小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强。三、Simvastatin干预组脊髓内小胶质细胞反应性较模型组进一步加强,提示Simvastatin处理对坐骨神经钳夹损伤后的神经修复作用可能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