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对猪在体左心室心外膜复极及离散度的影响
【6h】

急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早期对猪在体左心室心外膜复极及离散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 跨室壁复极离散的研究进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和再灌注对猪左心室心外膜整体复极和离散度的影响,以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基质。 方法: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在9头猪记录结扎左前降支前、结扎后30min、结扎后120min及再灌注后10min左心室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计算每一点的局部激动时间(AT)、复极结束时间(EORT)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分析相关参数的变化。并且据此建立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三维整体心室肌AT顺序、EORT顺序和MAPD顺序的标测图。AT指从最早记录的心室激动到局部激动开始的时间;EORT指从最早记录的心室激动到局部复极结束的时间;MAPD指局部激动开始到局部复极结束的时间,等于EORT减去LAT;复极离散度(DVR)指EORT最大值减去EORT最小值(EORTmax-EORTmin)。 结果: (1)猪急性缺血前EORT顺序明确地沿袭了AT顺序。猪正常供血状态下所有标测图在最早的激动区域或附近记录到最长的MAPD,而在最晚的激动区域或附近则记录到最短的MAPD。所有标测图的MAPD与AT呈负线性相关,而EORT与AT呈正线性相关,使整体复极离散度很小。 (2)急性缺血后各时段,缺血区AT延迟,MAPD显著缩短,AT与MAPD的负向相关性消失,而非缺血区无明显改变,整体复极离散度明显增加(P<0.01)。 (3)结扎120min再灌注后再灌注区虽AT部分恢复,但MAPD仍然缩短,而且AT与MAPD的负向相关性消失,使左室整体复极离散度没有恢复。 结论:猪正常供血状态下左心室心外膜存在复极梯度。激动顺序是复极顺序的一个决定因素。急性缺血后,传导减慢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导致左心室心外膜整体复极离散度明显增加,而再灌注后左心室心外膜复极离散度没有恢复,从而有利于缺血及再灌注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