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6h】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观察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IL-16)的动态变化,并阐述IL-16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哮喘发作期组、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病例组均为哮喘患儿,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病例入选标准:诊断均符合200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发作期组为发病2周前未使用过激素,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突发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伴有呼吸困难,呼气流量降低为特征。缓解期组为发作期组经过应用B2受体激动剂治疗或正规应用GINA方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8~12周后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实验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6的质量浓度。对三组样本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方差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IT.0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处理。
   结果:三组间性别构成经正态性检验后采用卡方检验,年龄分布采用t检验,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描述。三组儿童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差异的比较示:三组儿童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三组具有可比性。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三组样本血清中IL-16浓度水平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其中哮喘缓解组3个样本数据丢失,可忽略不计。三组数据符合方差分析标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之间比较F=26.542,P<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样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组间方差不齐,故采用近似检验法(Dunnett T3法)对三组样本进行两两比较。得出结果如下:哮喘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血清IL-16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均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哮喘发作期组血清IL-16浓度亦高于缓解期组,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哮喘患儿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血清IL-16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发作期组患儿经治疗后IL-16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研究分析及文献得出如下结论:
   1.哮喘患儿发作期、缓解期血清IL-16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它是一种促进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IL-16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IL-16的浓度明显高于缓解期,IL-16在哮喘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着正调节作用,可以作为提供临床早期进行免疫干预治疗的依据。
   3.IL-16可能有促进IgE合成的作用,诱发气道高反应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