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6h】

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近年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厄洛替尼(Erlotinib,OSI-774.商品名:特罗凯)在治疗晚期NSCLC化疗后失败的二、三线治疗取得显著疗效。Ⅲ期临床试验(BR.21)及Ⅳ期临床试验(TRUST)均证实厄洛替尼在二线治疗晚期NSCLC有明显获益,取得了明显的PFS改善。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的病人应用厄洛替尼进行二线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0例ⅢB、Ⅳ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予口服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的二线治疗,直至病情出现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共入组了60例病人,男性39例,女性21例,中位年龄65岁(36岁-78岁),腺癌38例,鳞癌22例,ECOG评分0-1分39例,2分21例,其中ⅢB期27例,Ⅳ期33例,既往吸烟者34例,不吸烟者26例。治疗前,病人均接受胸部CT、上腹CT、颅脑MRI、肿瘤标志物、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作为基线评估。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治疗6周后复查各项理化检查,影像学评价疗效,以后每隔6周评价疗效一次,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对病人进行疗效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按NCI常见毒性分级标准(第三版)评价不良反应。
   结果:全组60例病人均可评价疗效,未见疗效达到CR病人,PR为14例(23.3%),SD为30例(50.0%),客观有效率(ORR)为23.3%,疾病控制率(DCR)为73.3%;PD为16例(2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2.5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组间比较显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在ORR及DCR疗效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CR上,PS评分0-1分好于PS评分2分病人(89.8%vs.42.8%,P=0.007),不吸烟者好于吸烟者(91.2%vs.50.0%,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Log-rank检验分析单因素生存差异,统计分析结果示年龄、腺癌、PS评分、疾病分期、吸烟状况及近期疗效在无进展生存期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位生存期上,PS评分、疾病分期、吸烟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洛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轻微,多为Ⅰ、Ⅱ度皮肤毒性及腹泻,未因不良反应而减量或停药。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78.3%(47/60)、腹泻51.7%(31/60),其次为食欲下降38.3.%(23/60)、皮肤瘙痒26.7%(16/60)、恶心30.0%(18/60)、皮肤干燥23.3%(14/60)、呕吐20.0%(12/60)、口腔黏膜炎13.3%(8/60)、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13.3%(8/60)、腹痛8.3%(5/60),所有病人中未见间质性肺炎及血液毒性的发生。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厄洛替尼应用于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临床获益率较高,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好,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失败病人二线治疗的选择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