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6h】

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病例资料

2.MR设备和检查方法

结果

1.DCE-MRI影像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结果

2.乳腺癌DCE-MRI边缘特征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3.乳腺癌DCE-MRI强化方式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4.乳腺癌DCE-MRI血流动力学特征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讨论

一、乳腺癌DCE-MRI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二、乳腺癌ER、PR、C-erbB-2的临床意义

三、乳腺癌DCE-MRI边缘特征及强化方式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四、乳腺癌DCE-MRI血流动力学特征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CE-MRI)影像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C-erbB-2表达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成功行双侧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术后均做免疫组化分析。年龄范围37-75岁,平均年龄49.5岁。全部病例MRI检查前均未行任何相关治疗。所有图像均经ADW4.4型图像工作站处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诊断医师根据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病例的影像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分别记录病灶的边缘特征、强化方式、血流动力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信号增强率、达峰时间)等指标。收集免疫组化结果,记录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C-erbB-2表达情况。统计以上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55例乳腺癌患者全部为单发病灶,包括浸润性导管癌46例,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浸润性筛状癌1例,乳头状癌1例。DCE-MRI表现:依据乳病灶边缘特征分为边缘光滑10例,边缘不规则11例,边缘毛刺状34例;依据强化特征分为均匀强化20例,不均匀强化21例,环形强化14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Ⅰ型7例,Ⅱ型19例,Ⅲ型29例;信号增强率值在89.3%~207.1%,平均值为(122.47±44.72)%;病灶达峰时间在68s~350s,平均达峰时间(140±70)s。免疫组化结果:ER阳性表达30例,ER阴性表达25例;PR阳性表达29例,PR阴性表达26例;C-erbB-2阳性表达20例,C-erbB-2阴性表达35例。统计结果:1、乳腺癌毛刺状边缘与ER阳性表达间呈正相关,与PR、C-erbB-2表达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边缘光滑、不规则与ER、PR、C-erbB-2表达间的不具有显著相关性。2、乳腺癌达峰时间与C-erbB-2阳性表达间呈负相关,与ER、PR表达间不具显著相关性,乳腺癌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信号增强率与ER、PR、C-erbB-2表达间不具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乳腺癌DCE-MRI毛刺状边缘与ER阳性表达间呈正相关,达峰时间与C-erbB-2阳性表达间呈负相关,提示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与部分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表达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根据DCE-MRI影像表现间接推测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表达情况,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