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的十年回顾性对照研究
【6h】

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的十年回顾性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GBS诊断标准

三、临床-电生理学分型标准

四、临床观察指标及指标评定

五、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老年组和年轻组GBS患者流行病学特点的比较

二、老年组和年轻组GBS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

三、老年组和年轻组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的比较

四、老年组和年轻组GBS患者治疗方法的比较

讨论

一、流行病学特点

二、临床特征

三、治疗及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是一种急性免疫介导的多发性神经病,以快速进展的对称性肢体或脑神经支配肌无力、伴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特征。最近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则GBS的发病率增加20%。然而目前尚缺乏关于老年GBS患者临床特征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本地区老年和年轻GB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短期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2002~2011)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237例GB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59例老年组(年龄≥60岁)和178例年轻组(年龄<60岁)。收集患者的下列数据:流行病学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城乡分布、发病季节及前驱事件)、临床表现(包括首发症状、病程中出现的神经病学征候、呼吸衰竭和并发症)、电生理学研究结果、实验室指标以及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激素)。分别在入院时、症状达高峰时以及出院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edicalResearchCouncil,MRC)评分来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同时分析发病到入院或病情达峰的时间用以评价病情进展方式。采用电生理诊断Ho标准进行GBS分型。主要转归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在院死亡率、出院时MRC评分。
   结果:与年轻组比较,老年组以女性患者居多(55.9%VS.40.4%,P=0.038)。两组之间的城乡分布和季节分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老年组和年轻组前驱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的发生率相似。两组患者之间各种临床-电生理亚型,如脱髓鞘型、轴索型及Miller-Fisher综合征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首发症状、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神经受累症状,如双侧面瘫、球麻痹和眼外肌麻痹在老年组中有较高的比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老年组患者中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7.1%VS.6.7%,P=0.000)以及呼吸衰竭(27.1%vs.11.8%,P=0.005)更为常见。老年组患者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25.4%vs.11.8%,P=0.011),尤其是肺炎。老年组平均发病到入院时间(8.3VS.6.3天)、住院时间(17.7VS.13.5天)均长于年轻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老年组平均病情达峰时间明显长于年轻组(8.4VS.6.8天,P<0.05)。年轻组入院时、病情高峰期、出院时的MRC评分分别为(47.0±12.6)、(42.7±16.5)和(51.4±15.1)分;老年组分别为(39.2±18.0)、(34.1±20.0)和(40.6±21.7)分。每组病情高峰期MRC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出院时MRC评分均显著高于高峰期(P分别<0.05)。比较年轻组和老年组每个时间点的MRC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分别<0.05)。老年组的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年轻组(10.9±7.9vs.8.3±7.5g/dL,P=0.048)。两组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住院期间老年组有5例(8.5%)、年轻组有3例(1.7%)患者死亡(P=0.012)。
   结论:老年组GBS女性的发病率较高。尽管老年和年轻GBS患者具有许多相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相对缓慢,更易发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呼吸衰竭以及并发症,且在院死亡率更高,出院时的运动功能障碍更重,短期预后较差。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老年GBS患者的认识并加强医疗护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