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脊髓炎模型的建立及Cathepsin C在急慢性期模型中的表达
【6h】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脊髓炎模型的建立及Cathepsin C在急慢性期模型中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主要仪器

(二)实验药品

二、实验方法

结果

一、动物的发病情况、体重变化和神经功能评分

二、MOG诱导EAE小鼠模型的神经病理学变化

三、Cathepsin C在急、慢性期的表达特点和细胞定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35-55)诱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模型,研究cathepsin C在急性和慢性期EAE模型中的表达。
   方法:
   1.EAE小鼠模型的建立:成年C57BL/6雌性小鼠,采用MOG35-55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 complete,CFA)混合的乳化抗原皮下注射免疫,并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建立EAE模型,正常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用不含有MOG多肽的混合乳剂作为实验对照组。注射后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并根据小鼠行为学改变进行临床评分。
   2.组织病理学检测:HE染色观察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症细胞浸润;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化染色和Black Gold髓鞘染色观察髓鞘脱失情况;Iba-1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3.CathepsinC表达及细胞定位:于MOG诱导模型建立后的第21天(急性期)和第41天(慢性期),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thepsin C在脑和脊髓中的表达;cathepsin C原位杂交染色后进行MPO和Iba-1免疫组化染色,确定cathepsin C的细胞定位。
   结果:
   1.MOG诱导模型小鼠一般状态及行为学评分
   MOG诱导组小鼠于免疫后平均10.3±1.58天开始出现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尾部张力消失,继而出现后肢无力、后肢瘫痪等症状。临床症状平均评分为1.7±0.9分,21天症状最为严重,此后症状持续,无明显缓解。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现体重明显减轻和行为异常。
   2.组织病理学检测
   (1)HE染色显示:急性期和慢性期小鼠脑和脊髓组织中均出现以白质受累为主的神经炎症性病理改变:炎性细胞浸润,扩张的小血管周围形成“袖套”样改变,急性期较慢性期明显。
   (2)MBP免疫组化与BlackGold的髓鞘染色显示:急性期EAE小鼠脑区未见明显髓鞘脱失,脊髓区域出现片状髓鞘脱失。慢性期EAE小鼠的脑和脊髓均有脱髓鞘改变。
   (3)MPO和Iba-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脑和脊髓组织的炎性浸润及髓鞘脱失区域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小胶质细胞的集聚与活化。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没有发现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小胶质细胞的改变。
   3.CathepsinC表达及细胞定位:
   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cathepsin C的表达仅限于海马CAⅡ区神经元,其他脑区未发现阳性表达。在EAE模型中,cathepsin C在脑和脊髓组织中髓鞘脱失区域有明显阳性表达。cathepsin C原位杂交后MPO和Iba-1的免疫组化双染显示:cathepsin C在急性EAE模型脑和脊髓的小胶质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有表达,在慢性期主要由中性粒细胞表达。
   结论:
   1.本研究MOG35-55诱导小鼠EAE模型成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炎症和髓鞘脱失呈持续性,无明显缓解期。
   2.Cathepsin C在急、慢性期EAE模型中表达增强,可能参与CNS炎症反应及髓鞘脱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