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嗜酸乳杆菌、低聚果糖对肥胖大鼠血清、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NF-κB影响的研究
【6h】

嗜酸乳杆菌、低聚果糖对肥胖大鼠血清、血清脂联素、血管内皮NF-κB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饲料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大鼠肥胖模型制作

2.2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2.3 血脂测定过程

2.4 免疫组化过程

2.5 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

2.6 数据分析处理

结果

1.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2.各组大鼠血脂水平

3.血清脂联素水平

4.血清脂联素与血脂相关性的分析

5.各组大鼠血管内皮NF-κB的表达

讨论

1.肥胖幼鼠模型制备的评价

2.嗜酸乳杆菌、低聚果糖对肥胖大鼠体重及血脂的影响

3.脂联素与血脂、NF-κB表达的关系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建立高脂饮食诱导形成的肥胖大鼠模型;
   2.观察嗜酸乳杆菌、低聚果糖及其混合制剂灌胃对肥胖大鼠体重、血脂、脂联素和血管内皮NF-κB表达的影响,以期望为儿童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3周龄,55±5g,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组)8只,予以普通饲料,高脂饮食组32只,予以高脂饲料;两组幼鼠自由摄水,不限制饮食,每周测体重一次,4周后高脂饮食组大鼠体重超过对照组平均体重20%即为造模成功的标志;共有25只达到肥胖标准,选取其中24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单纯高脂饮食组(A组),予以高脂饲料;嗜酸乳杆菌组(B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加嗜酸乳杆菌灌胃;联合干预组(C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加嗜酸乳杆菌、低聚果糖灌胃;嗜酸乳杆菌灌胃剂量1麦氏单位/100g,低聚果糖灌胃剂量400mg/100g,单纯高脂饮食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1ml/100g,每周测体重一次,根据体重变化调整下周灌胃剂量;灌胃4周(即实验开始8周)后各组大鼠左心穿刺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LDL);用双层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含量;采血后,用多聚甲醛对大鼠进行全身灌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胸腹主动脉血管内皮NF-κB在血管内皮的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高脂饮食喂养后各组大鼠出现体重增长速度加快、活动量减少、摄食及饮水量增加;实验第8周,各组大鼠平均体重单纯高脂饮食组471.0±9.0g,嗜酸乳杆菌组450.4±4.5g,联合干预组402.2±8.38g,对照组385.2±5.0g,结果示单纯高脂饮食组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乳杆菌组高于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血脂水平:单纯高脂饮食组(A组)、嗜酸乳杆菌组(B组)、联合干预组(C组)、对照组(N组)血清TC分别为69.2±12.8ummol/L、52.4±3.6ummol/L、43.8±3.1ummol/L、43.2±4.8ummol/L;血清TG分别为44.6±5.8ummol/L、25.0±5.5ummol/L、23.2±3.1ummol/L、16.6±4.6ummol/L;血清LDL分别为34.8±6.6ummol/L、26.4±3.8ummol/L、20.6±3.6ummol/L、15.8±4.5ummol/L;血清HDL分别为11.6±2.2ummol/L、13.0±3.2ummol/L、12.4±2.1ummol/L、16.6±4.1umol/L。单纯高脂饮食组(A组)TC、TG、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嗜酸乳杆菌组(B组)结果示TC、TG、LDL较单纯高脂饮食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干预组(C组)与单纯高脂饮食组(A组)相比TC、TG、LDL较单纯高脂饮食组(A组)降低(P<0.05);联合干预组(C组)与嗜酸乳杆菌组(B组)相比TC、LDL明显降低(P<0.05),TG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对照组HDL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C组)与对照组(N组)相比TC、TG、LDL、HDL均较高,但仅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血清脂联素水平:对照组(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1.0±0.12ng/ml,单纯高脂饮食组(A组)0.60±0.08ng/ml,嗜酸乳杆菌组(B组)0.78±0.07ng/ml,联合干预组(C组)0.91±0.06ng/ml,结果显示联合干预组(C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虽低于对照组(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组(A组)低于嗜酸乳杆菌组(B组)、联合干预组(C组)及对照组(N组),嗜酸乳杆菌组(B组)低于联合干预组(C组)、对照组(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血清脂联素与血脂相关性的分析:脂联素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3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
   5.各组大鼠血管内皮NF-κB的表达:免疫组化显示NF-κB阳性染色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膜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以及部分细胞核,染色可出现浅黄色、棕黄色、棕褐色。单纯高脂饮食组(A组)大鼠血管NF-κB阳性表达率为92.5%(37/40),细胞阳性表达得分为3.24±0.28:对照组(N组)血管NF-κB阳性表达率为32.5%(13/40),细胞阳性表达得分0.49±0.17;嗜酸乳杆菌组(B组)大鼠血管NF-κB阳性表达率为67.5%(27/40),细胞阳性表达得分为2.16±0.13:联合干预组(C组)大鼠血管NF-κB阳性表达率为57.5%(23/40),细胞阳性表达得分为1.83±0.09。结果示:单纯高脂饮食组高于嗜酸乳杆菌组、联合干预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乳杆菌组、联合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乳杆菌组虽高于联合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SD大鼠经高脂饮食喂养4周可建立理想的肥胖模型;
   2.单纯高脂喂养8周后可见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管内皮NF-κB阳性表达增加;
   3.嗜酸乳杆菌、低聚果糖及其混合制剂可使肥胖大鼠体重增加速度减慢,血脂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血管内皮NF-κB阳性表达减少,联合应用时效果比单独使用效果更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