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RG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和预后中的意义
【6h】

ERG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和预后中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实验方法

2.1 选取病理标本及制作组织玻片

2.2 免疫组化检测采用Max visionTM法,主要步骤如下

2.3 ERG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判定标准、计数与评分

3.前列腺癌显微镜下组织结构特征

4.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

5.前列腺癌临床分期(TNM)

6.超声测前列腺体积

7.随访方法及相关概念

8.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病理情况汇总

2.免疫组化检测ERG蛋白实验结果

3.ERG蛋白与前列腺癌主要临床指标的关系

3.1 ERG蛋白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3.2 ERG蛋白与前列腺体积的关系

3.3 ERG蛋白与术前PSA的关系

4.ERG蛋白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的关系

4.1 ERG蛋白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

4.2 ERG蛋白表达强度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

4.3 ERG蛋白与临床分期(T)的关系

5.ERG蛋白与前列腺癌的预后

5.1 ERG蛋白与前列腺癌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

5.2 ERG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6.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前列腺癌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男性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TMPRSS2-ERG融合基因在前列腺癌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基因变异,其与ERG蛋白的表达有关。目前已证明应用抗ERG抗体进行的免疫组化检测与ERG蛋白的表达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本实验应用ERG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G蛋白在国人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与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和预后意义。
   材料和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2年期间的50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组织蜡块。分级采用Gleason分级系统,临床分期采用AJCC前列腺癌TNM分期标准2002版。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9岁(中位数76岁;范围为55~84岁),记录患者前列腺体积和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组织标本中ERG蛋白的表达情况。由两位病理学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病理标本诊断核实和ERG蛋白表达的评估。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中位数为35个月;范围为9~65个月)。ERG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50例前列腺癌标本中,ERG阳性表达13例,阳性率为26.0%。阳性表达病例中5例(5/13,38.46%)呈ERG低强度表达,8例(8/13,61.54%)呈高强度表达。全部病例的正常前列腺上皮组织ERG蛋白免疫组化结果均不表达ERG蛋白。ERG蛋白在Gleason主要分级≤3分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Gleason主要分级4-5分组(39.3%vs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ERG蛋白在Gleason总分≤7分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Gleason总分8-10分组(47.4%vs12.9%,p=0.008)。而且在不同的评分组,其表达强度也存在显著差异,ERG表达强度与Gleason总评分之间呈负相关,Gleason评分高分组多为低强度表达(100%),而Gleason评分低分组多为高强度表达(88.9%,p=0.003)。ERG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前列腺癌分期相关,低分期组(T1+T2)ERG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期组(T3+T4,p=0.016)。其它因素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和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ERG蛋白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ERG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1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6个月(范围为6~28个月),1年、2年、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74.6%、52.2%、16.1%。ERG蛋白阴性表达组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23±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5个月(范围为12~38个月),其1年、2年、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93.2%、71.9%、29.1%。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4)。与阴性组相比较,ERG蛋白阳性表达组内分泌治疗后发生进展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所需时间更短。ERG蛋白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37),而ERG蛋白高强度表达组与低强度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7)。在多元变量分析中,Gleason总分、临床分期(T)、ERG蛋白表达可作为患者生存时间独立的预测因子。
   结论:1.ERG蛋白在国人前列腺癌的表达率为26%,正常前列腺上皮组织和增生组织中不表达ERG蛋白。
   2.ERG蛋白表达率与前列腺癌分期相关,低分期前列腺癌表达率显著升高。ERG蛋白表达与Gleason评分值存在相关性,低评分组表达率明显升高。ERG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所需的时间较短,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ERG蛋白与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3.ERG蛋白水平可能在预测前列腺癌的预后和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