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的研究
【6h】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1.试验仪器与试剂

2.研究对象

3.检测方法

4.定性判断

5.定量判断

6.诊断标准

二、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对慢性咳嗽并高度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比研究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阴性两组小气道功能变化。
   方法:
   顺次筛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慢性咳嗽患者,入组标准:18岁以上成人,以咳嗽和/或胸闷为主诉就诊,病程8周以上;不吸烟或戒烟4周以上仍咳嗽者;胸片或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及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均正常;规范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耳鼻喉科检查未见异常;基础肺功能指标要求FEV1/FVC大于70%而且FEV1/pred大于80%。共入选患者5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8例,年龄13-75岁,均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FEF25%、FEF50%、FEF75%、FEF25-75%、FEFmax等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变化。
   结果:
   一、两组基础肺功能指标比较:
   1、FEV1/FVC: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FEV1/FVC中位数分别为82.5%、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34,P=0.053)。
   2、FEV1/Pred: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EV1/Pred中位数分别为97%、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6,P=0.745)。
   二、两组基础小气道功能指标比较:
   1、FEF2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EF25%的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5.395L、6.53L,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FEF25%的实际值水平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8,P=0.005);FEF25%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99.5%、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
   2、FEF50%: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EF50%的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3.31L、4.545L,有统计学意义,(Z=-2.478,P=0.013),即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FEF50%的实际值水平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FEF50%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80.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4,P=0.024),即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FEF50%占预计值的水平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
   3、FEF7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EF75%的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1.365L、1.6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7,P=0.068),FEF75%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8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4,P=0.024)。即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FEF75%占预计值的水平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
   4、FEF25-7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EF25-75%的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2.84L、3.64L,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FEF25-75%的实际值水平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1,P=0.008)。FEF25-75%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96.5%、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11,P=0.12)。
   5、FEFmax: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EFmax的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5.695L、6.7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4,P=0.01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FEFmax的实际值水平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FEFmax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8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即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FEFmax占预计值的水平低于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组。
   三、两组支气管激发试验后基础肺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指标比较:
   1、FEV1:吸入乙酰胆碱后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EV1的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2.04L、2.705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98,P=0.000)。FEV1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7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96,P=0.002),其改善率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2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FVC:吸入乙酰胆碱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FVC的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2.71L、3.175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40,P=0.001)。FVC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77.5%、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48,P=0.001),其改善率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1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FEV1/FVC:用药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FEV1/FVC中位数分别为75%、82.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0,P=0.001)。
   4、FEF25%:吸入乙酰胆碱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FEF25%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3.25L、5.49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21,P=0.000)。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5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23,P=0.004),其改善率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33.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5,P=0.003)。
   5、FEF50%:吸入乙酰胆碱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FEF50%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1.48L、3.24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08,P=0.000)。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3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76,P=0.002),其改善率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57.5%、-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6、FEF75%:吸入乙酰胆碱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FEF75%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0.28L、0.865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4,P=0.000)。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1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改善率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
   7、FEF25-75%:吸入乙酰胆碱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FEF25-75%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0.99L、2.415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2,P=0.000)。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36%、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改善率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数分别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8、FEFmax:吸入乙酰胆碱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FEFmax实际值中位数分别为3.99L、6.415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51,P=0.000)。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分别为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存在小气道功能指标下降,其中FEF50%和FEFmax为较敏感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