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釉瓷厚度变化对不同基底材料双层结构样本色彩的影响
【6h】

釉瓷厚度变化对不同基底材料双层结构样本色彩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与仪器

二、方法

(一)基底支架样本制备

(二)基底支架样本表面处理

(三)饰面瓷的堆塑与烧结

(四)色彩学值的测试

三、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一、基底支架材料对于双层结构样本的色彩学影响

二、釉瓷厚度对于双层结构样本的色彩学影响

三、色差值的临床意义

四、技工技术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金瓷/全瓷修复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优异的美学修复效果受到广大患者亲睐。模拟恢复天然牙色彩作为美学修复的重要环节备受重视;而修复体的色彩呈现与许多因素相互关联,其中双层结构也会对修复体色彩效果产生影响。
   目的:在不同材质的基底支架上,模拟临床要求进行饰面瓷的堆砌。利用分光光度仪对双层结构样本的色彩学值进行测试,分析不同基底材料及釉瓷厚度变化对双层结构样本颜色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设定,在自制的模具中制作统一规格的双层结构样本的瓷片,所制作样本长宽均为20mm,厚度因材料种类而宜。按照基底材料不同分为如下三大组:A组(铸瓷组)、B组(氧化锆组)以及C组(镍镉合金组)。基底支架样本分别按照厂家要求经常规打磨、喷砂及超声清洗处理后,于其上堆塑色号为A3的饰面瓷。烧结形成测试样本要求所有样本烧结后牙本质瓷层厚度达到0.8mm。完成牙本质瓷层烧结后,样本继续进行釉瓷的烧结,根据釉瓷厚度的不同将A、B、C三大组分为如下三个小组:a组(0.8mm),b组(0.5mm)c组(0.2mm)。所有样本烧结完成后,均利用打磨机调整其厚度,使用千分尺测量,误差控制在±0.05mm。利用台式分光光度仪,首先测定本实验所选择的对照组:IPS标准16色比色系统中A3号比色板;测试完成后在爱丽色系统中设定其为标准样,之后对各实验组所有样本进行色彩学参数值检测,记录数值。应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α=0.05)
   结果:本实验所得结果为不论基底支架的材料如何变化,随着釉瓷厚度的增加,CIE的a和b的值表现出一个减小的趋势,而L的值则变化不明显。同时由于基底冠材料的不同,CIE的a和b值亦按照铸瓷—氧化锆—金属的顺序依次增大,L值在氧化锆组与合金组以及铸瓷组的比较中可见明显差异。而每组样本在与标准比色板的比较中可以发现,通过△E值的变化以及其临床意义的判定,不同的基底支架的样本,都可以通过改变釉瓷的厚度来实现与标准比色板的匹配。同时也说明,不适宜的釉瓷厚度会影响修复体的色彩呈现。
   结论:1.本实验的数据说明,釉瓷厚度的变化,会导致双层结构样本的色彩学值发生明显的变化,且会引起样本在三维坐标上的变化。
   2.双层结构样本的基底支架材料变化,会影响样本的色彩学值。本实验中,镍镉合金组的样本的色彩学参数值明显高于全瓷类样本,提示我们在临床上选择陶瓷修复体类型时,需考虑基底支架材料的特性对于修复体色彩效果的影响。
   3.在各组样本与标准比色板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不论是哪种基底材料的样本,都可以通过调整釉瓷厚度,来实现与比色板色彩基本匹配。临床医生必须了解调磨釉瓷厚度,可以导致修复体颜色的变化;也提示技工在进行相应的修复体的制作时,注意不同种类陶瓷修复体的瓷层厚度。
   4.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正确地使用比色板,来帮助指导修复体的制作特别釉瓷的厚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