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的研究
【6h】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应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患儿发病年龄分布

三、患儿发病季节分布

四、临床疗效比较

五、治疗前后体温及炎性指标比较以及治疗后临床特点比较

六、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

七、轻度CAP与重度CAP的PCT水平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降钙素原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附件: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分布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儿童CAP抗生素治疗的价值、PCT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今后临床医师诊治儿童CAP并取得良好预后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儿童CAP纳入标准的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204例CAP患儿,年龄3月~12岁,其中男114例,女90例。均征得其监护人同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患儿根据随机原则(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两组:PCT指导治疗组98例,标准治疗组106例。两组患儿在给药治疗前均予以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WBC)计数、C反映蛋白(CRP)测定、血清PCT测定和胸片检查。标准治疗组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经验性治疗,PCT指导治疗组根据患儿血清PCT浓度指导抗生素的治疗。PCT采用德国BRAHMS公司生产的LUMAT-B9507检测仪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当PCT浓度<0.25ng/ml时不使用抗生素,PCT浓度≥0.25ng/ml时使用抗生素治疗。PCT检测结果<0.25ng/ml,则24小时后复查血清PCT,根据复查结果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该组患儿每3天复查1次PCT及其他必要的指标,当患儿血清PCT浓度<0.25ng/ml并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则停用抗生素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措施。以患儿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体温、WBC、CRP、PCT、平均热退时间、平均咳嗽消失时间、平均咳痰消失时间、平均肺部哕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费用、临床疗效以及轻重度CAP患儿的PCT阳性率、PCT水平等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儿各项指标进行观察记录,比较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治疗情况。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
  2.发病年龄分布:患儿<1岁94例,占46.08%;1~3岁患儿64例,占31.37%;3~6岁患儿31例,占15.20%;>6岁患儿15例,占7.35%。以<1岁居多。
  3.发病季节分布:患儿春季发病67例,占32.84%;夏季发病25例,占12.25%;秋季发病30例,占14.71%;冬季发病82例,占40.20%。以春冬季易发。
  4.临床疗效比较:PCT指导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0%,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治疗前后体温及炎性指标比较以及治疗后临床特点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WBC、CRP、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热退时间、平均咳嗽消失时间、平均咳痰消失时间、平均肺部哕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6.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PCT指导治疗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费用均低于标准治疗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7.轻度CAP患儿与重度CAP患儿的PCT水平比较:重度CAP患儿的PC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CAP患儿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好发年龄:儿童CAP好发小于3岁的婴幼儿,尤其小于1岁的婴儿发病率最高。年长儿发病率小于婴幼儿发病率。
  2.好发季节:本地儿童CAP冬春季易发,夏秋季发病率较冬春季小。
  3.使用PCT指导儿童CAP治疗,虽然在患儿的总有效率、各炎性指标的下降以及临床症状和特征消失方面与经验性治疗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缩短了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了抗生素使用率以及抗生素费用,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动态检测PCT水平对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少滥用抗生素和防止耐药性的发生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4.PCT是细菌感染的可靠的炎性指标,且与细菌感染程度密切相关,是评价儿童CAP感染严重程度的生物指标。PCT检测可评估病情的轻重程度,为今后临床医师诊治儿童CAP并取得良好预后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