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的统计学分析
【6h】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的统计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二、文献的纳入标准

三、文献的排除标准

四、数据的提取

五、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检索文献及文献情况

二.纳入文献的特点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肝细胞癌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是在本世界70年代由Peters等首次提出。在临床上,Ludwig等将NASH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肥胖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并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肝病之一。而NASH作为NAFLD的中间演化阶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NAFLD的病程进展,当肝组织出现气球样变性、腺泡点灶状坏死、门管区炎症或(伴)门管区周围炎症时,提示病变已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至NASH。当腺泡3带出现细胞周围/窦周纤维化,扩展到门管区及周围,出现局灶性或广泛的桥接纤维化时,提示NASH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并且可进展至肝硬化,甚至有少数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目前认为NAFLD/NASH可能已成为继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HBV)、慢性病毒性肝炎丙型(HCV)后引起原发性肝癌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在肝硬化基础上由NASH进展至肝癌人们已达成共识,而NASH,不经过肝硬化而诱发肝癌目前国际上有少量文献报道,NASH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目的:通过综合分析现有文献,证明NASH是否为HCC的危险因素。
  方法:分别“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fattyliver、livercancer、NASH、hepatocellularcarcinoma、NASHandHCC、HCC、liverneoplasmas、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andhepatocellularcarcinoma、hepatom”为检索词,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及PubMed数据库得到的1990至2013年发表的33篇文献中共416例NASH基础上发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随访NASH患者中肝癌发生率与病毒性肝炎乙型患者5年肝癌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416例NASH基础上发生HCC病例中不经过肝硬化而发生肝癌的占17.79%,经过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占82.21%,提示不经过肝硬化NASH有发生HCC的可能;(2)随访研究中NASH患者肝癌发生率高达16.7%,甚至高于乙肝人群中肝癌发生率(4.4%),卡方检验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3)NASH基础上发生HCC的病例,诊断HCC的平均年龄为66.97岁,男性患者占59.43%,男女患者之比为1.46∶1;提示NASH中老年男性为高危人群;(4)纳入的416例NASH基础上发生HCC患者中,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占27.76%,伴有肥胖的患者占67.61%,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占38.3%,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占59.13%,其中6.97%患者未列出上述情况,提示肥胖及糖尿病为主要的危险因素;(5)本研究收入不分病因的3409例肝癌患者中,在NASH基础上发生肝癌的占5.37%,是第3位致病因素;(6)多数患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HCC,可无任何症状。
  结论:NASH可能为HCC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