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角度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6h】

不同角度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来研究不同开门角度对颈椎病的疗效,用于指导与参考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方法:在2011年7月~2014年4月期间,我科共诊治广泛颈椎管狭窄患者24例(均由后纵韧带骨化即OPLL患者),全部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其中男性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1~78岁,双阶段9例(C2~C4);三阶段(C2~C5)10例,四阶段5例;
  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详细检查包括颈椎X线、术前颈椎CT、颈部核磁共振检查等,证实颈椎矢状径5-10mm以内,术后1周内复查颈椎CT,再根据测量术中不同的颈椎板开门角度,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开门角度>30°的患者为A组,开门角度介于15~30°之间的患者为B组,然后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5神经麻痹发生率、术后颈部轴性症状、术后JOA评分,进行仔细观察和比较分析。
  结果: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开门角度的单开门术后轴性症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B组较A组有一定降低,但是无显著性差异,2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明显。
  结论:对比两组不同开门角度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发现2组的术后JOA评分变化明显,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但是无显著性差异,经过对比两组JOA评分发现开门角度较大的一组术后近期内临床神经功能改善要比开门角度小的一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但是C5神经根麻痹率较高,轴性症状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