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评价
【6h】

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

2.所用器材与药物

3.治疗方法

4.主要观察指标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镇静效果比较

2.镇痛效果比较

3.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4.呼吸参数及心率、血压变化比较

讨论

1.阿片类药物

2.丙泊酚

3.苯二氮卓类药物

4.右美托咪定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ICU镇痛镇静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外伤患者镇静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来ICU行机械通气的颅脑外伤患者48例,将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右美托咪组)及对照组(23例咪达唑仑组)(病例均为随机分配且经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两组男女性别比例、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将实验组及对照组达到目标镇静水平的时间、达到目标镇静人数在各组内所占比例、停药至苏醒时间、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平均天数进行对比。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例镇静前(T0),及镇静后1小时(T1),4小时(T4),8小时(T8),12小时(T12)的HR,SBP,DBP,SaO2,呼吸频率等数值。
  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例镇静水平均可维持在Ramsay评分3-4分之间,实验组及对照组病例达到目标镇静水平的时间相近,两组患者达到目标镇静次数及需要干预镇静次数相近。实验组患者停用药物后可较快苏醒,VAS评分较低,镇药物补充次数少,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平均天数比较: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平均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呼吸循环系统各项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镇静后各时间点的HR、SBP、DBP、R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在镇静后各时间点R,HR,SBP,DBP值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小,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用治疗前后SaO2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兼有镇痛效果的镇静药物,其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镇静治疗作用明显、效果确切,起效较快且停药后可较快苏醒。2.右美托咪定用于颅脑外伤患者镇静过程中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可使患者撤机时间提前,可明显降低ICU停留平均时间。3.右美托咪定在镇静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