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硬组织处理技术在种植美学区中的联合应用与评价
【6h】

软硬组织处理技术在种植美学区中的联合应用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参考病例

二、材料与设备

三、术前检查及相关事宣

四、手术操作及相关技术

五、修复技术

结果

病例报告1

病例报告2

病例报告3

病例报告4

病倒报告5

病例报道6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牙种植的“逐级”美学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及种植修复的普及,前牙种植修复不再只局限于功能的恢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美学也逐渐成为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该因素需要整合个人客观条件与人工引导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然而相对于后牙区,前牙的牙间软组织“高、尖、薄”和唇侧骨板“薄而陡”的特点,给美学种植修复带来极大的挑战与风险。本文旨在探讨前牙区软硬组织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在恢复缺牙区功能及降低美学风险上的效果及技术特点。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自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6名上颌前牙区种植的患者。首先通过询问病史及口腔检查评估患者客观存在的美学风险因素,拍摄CBCT以测量种植区硬组织的质与量,并应用影像分析软件进行种植区域的三维分析,评估植体植入后的美学风险,然后结合患者的客观美学风险因素,最终制定种植方案,并将种植区可能存在的美学缺陷预先告知患者。根据拟定的种植方案,术前制作即刻种植修复需要的Index非印模式转移装置或制作可摘过渡义齿。术中根据拟定的计划及患者情况选用微创拔牙、位点保存、外斜线取骨外置式(Onlay)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GBR)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技术,以获得相对良好且稳定的种植区周围环境,根据骨缺损、感染控制等情况选择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嘱延期种植患者6-8个月后复查,通过临床及CT影像检查评估植区硬组织状态,据情况考虑二次植骨或约日种植。骨量稍不足或骨密度稍低者,种植术中通过骨劈开、骨挤压等弥补植区硬组织条件的不足,植体就位后以初期稳定性、患者有无过度吸烟酗酒习惯及依从性等判断是否适合行即刻修复,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修复,以期软硬组织的同步塑形。对于无法即刻修复者,4-6个月后采用临时修复体进行牙龈塑形,定期检查咬合及牙龈袖口周围软组织的健康状况,适当调整临时冠颈部外形以期获得与周围牙龈协调的穿龈轮廓,待牙龈袖口色泽、形态、弧度与邻牙相协调、牙龈乳头高度厚度稳定、根尖片显示边缘骨水平稳定后,行种植体支持的永久修复。
  结果:尽管在本次研究中运用软硬组织处理技术的参考病例比较少,研究时间也长短不一,但是在多种技术严格规范的操作下,参考病例获得了稳定而协调的种植体周围环境,并在参考患者术前状态及客观美学危险因素后,取得了相对良好的美学效果。经过永久修复后半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种植体无一脱落,定期放射线检查发现修复后无明显骨吸收,留存率达到100%,患者对修复效果均比较满意。此外,早期骨量不足的病例,在自体骨移植等技术的帮助下,种植区美学风险逐步降低。
  结论:前牙从解剖等来看既属于集中的美学关注区,又是美学危险区。通过种植前、种植术中、种植后各阶段软硬组织技术的处理,可以逐步降低该区存在的美学风险,并且不管是即种即修的软硬组织的同步协调,还是骨整合完成后牙龈塑形的异步协调,都能在最终修复中获得一个理想而稳定的美学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