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回顾性分析
【6h】

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脱失标准

2 一般临床资料

3 研究方法

3.1 术前准备

3.2 手术材料

3.3 手术方法

3.4 术后处理

3.5 术后随访及评定标准

3.6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桡骨头骨折手术方案的选择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假体置换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后症状缓解情况、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近期临床效果,为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去更好地选择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
  1.对53例大连医科大学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自2011年8月—2014年8月接受假体置换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假体置换治疗的患者28例(假体置换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左侧桡骨头骨折16例,右侧桡骨头骨折12例,患者年龄在35岁到62岁之间,平均47.6岁,均为MasonⅢ型桡骨头闭合性新鲜骨折;摔伤、高处坠落伤、车祸伤患者例数分别为:16、7、5;合并肘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患者、单纯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患者例数分别为:13、5、10;受伤后于1到4天内接受手术治疗,平均2.5天;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左侧桡骨头骨折10例,右侧桡骨头骨折15例,患者年龄从23岁到57岁,平均年龄43.5岁,均为MasonⅢ型桡骨头闭合性新鲜骨折;摔伤、高处坠落伤、车祸伤患者例数分别为:14、6、5;合并肘关节脱位、合并韧带损伤、单纯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患者例数分别为:12、2、11;受伤后于1到5天内接受手术治疗,平均2.8天。
  2.对假体置换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的两组患者在性别、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其所得数据间的差异能否拥有有统计学意义。
  3.对假体置换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的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握力、前臂旋动力量及肘关节的屈伸角度和活动范围,通过复查肘关节正侧位X线影像学来了解骨折断端是否愈合、假体是否脱位及松动、内固定物是否稳定等情况,收集的临床数据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数据显示出其差异没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较好的随访到两组术后患者,随访时间在12个月至39个月范围内,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两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未见金属异物反应、神经损伤、肘外翻增大等并发症。
  3.假体置换组出现了1例异位骨化患者;异位骨化患者没有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出现。得到两组数据的比较显示差异没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假体置换组总评分为(86.5±9.6)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总评分为(71.2±8.4)分,假体置换组总评分明显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得到的数据分析后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假体置换组获优、良、可、差的患者数为:17、6、4、1,优良率82.1%;切开复位内固定组获优、良、可、差的患者数为:11、4、7、3,优良率60.0%。
  结论:在对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假体置换术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提携角及肘关节活动范围方面都有比较明显优势,假体置换术在临床早、中期疗效评价中有着很好的效果;在面对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时应首先考虑对其应用桡骨头假体置换术,以保证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稳定及肘关节功能的完整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