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假体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6h】

假体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手术材料

2 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和功能锻炼

2.4 疗效评价

2.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桡骨头假体和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

2.解剖组装型桡骨头假体置换的优缺点

3.相对假体置换而言,内固定治疗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的优缺点

4.桡骨头假体置换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5.注意事项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桡骨头骨折的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解剖组装型桡骨头假体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2012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治疗的72例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解剖组装型桡骨头假体置换术治疗(置换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1-57岁,平均34.4岁,左侧17例,右侧15例,均为桡骨头MasonⅢ、Ⅳ型闭合性新鲜骨折,Ⅲ型21例,Ⅳ型11例。致伤原因:摔伤20例,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伤6例,其中合并肘关节脱位者11例,尺侧副韧带损伤者7例,冠状突骨折者4例,单纯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者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天,平均2.5天。40例采用中空无头加压螺钉或T型钢板及锁定螺钉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2-63岁,平均38.1岁,左侧24例,右侧16例,均为桡骨头MasonⅢ、Ⅳ型闭合性新鲜骨折,Ⅲ型27例,Ⅳ型13例。致伤原因:摔伤25例,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7例,其中合并肘关节脱位者13例,尺侧副韧带损伤者7例,冠状突骨折者6例,单纯桡骨头粉碎性骨折者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6天,平均3.0天。假体置换组和内固定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侧别、骨折分型、致伤原因、合并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量角器测量患者术后随访时肘关节的屈伸角度及旋转活动范围,并记录肘关节疼痛、内外翻稳定性及日常活动情况。根据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评估骨折愈合、假体脱位及松动等情况。整个数据处理过程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完成,两组患者肘关节的功能通过Mayo肘关节功能总评分进行评定。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短则11个月,长则42个月,平均2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肘部切口愈合等级均为Ⅰ/甲。术后12个月,置换组患者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1例假体过长导致关节僵硬。余患者均未见桡神经深支损伤、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内固定组患者3例延迟愈合、2例不愈合、2例内固定失败和1例肘关节屈曲角度丢失约35°。余患者均未出现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置换组总评分为(85.83±10.76)分,内固定组总评分(70.51±9.25)分,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优于内固定组。其中置换组获优18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3%。内固定组获优15例,良8例,可12例,差5例,优良率57.5%。
  结论:对于MasonⅢ、Ⅳ桡骨头骨折,采用解剖组装型桡骨头假体置换术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更能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其中、远期临床疗效的比较有待进一步观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