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粉碎器用于术前未预料子宫肉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6h】

粉碎器用于术前未预料子宫肉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

纳入标准

研究方法

手术方法

术后观察项目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是育龄妇女最为常见的生殖道肿瘤,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首选手术治疗,随着社会和医疗科技的发展,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和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微创手术有疼痛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盆腔粘连少,并发症少等优势。粉碎器的使用,进一步减少创伤并且缩短手术时间,但肌瘤粉碎器也存在严重弊端。
  近年来多篇文献报道粉碎器误用于子宫恶性肿瘤的病例,认为粉碎器可能造成恶性肿瘤在盆腹腔的种植性转移,恶化患者病情和缩短生存期。因为目前没有可靠的方法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所以2014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通告,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不建议使用腹腔镜电动粉碎器。目前中国没有禁止粉碎器的使用,国际也没有统一的临床指南。临床上需要多样本对粉碎器的可能风险进行评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例,探讨粉碎器用于术前未预料子宫肉瘤的比率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1)收集2010年1月年至2015年12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59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181例和开腹组412例,比较两组发生未预料子宫肉瘤的概率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预后,(2)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因粉碎器误用于子宫肉瘤而行二次手术的患者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并随访其预后。
  结果:(1)腹腔镜组1例(0.55%,1/181)未预料子宫肉瘤,开腹组6例(1.46%,6/412)未预料子宫肉瘤,两组发生未预料子宫肉瘤的概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99),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二次手术后至随访时均无盆腹腔转移和复发,(2)二次手术患者1例(25%)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盆腹腔转移和腹壁种植行二次手术,术和19天死于恶性临床结果,余定期随访至今可靠,无复发。
  结论:1.粉碎器用于未预料子宫肉瘤的机率非常小,但是粉碎器会引起未预料子宫肉瘤盆腹腔种植和转移的风险,降低患者生存时间;
  2.加强术前评估①年龄小于40岁,肿瘤直径小于6cm,肿瘤生长速度缓慢,影像学和辅助检查全部正常,可以使用粉碎器;②对于年龄大于40岁且未绝经患者,上述任意一项异常不建议使用粉碎器,③绝经患者不建议使用粉碎器。
  3.尽早的二次手术使患者获益,改良后更安全的腹腔内粉碎技术(包括袋内粉碎)正处于起步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