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6h】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文献检索方法

1.1 计算机检索

1.2 参考文献追踪

2.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文献筛选

4.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4.1 随机对照试验

4.2 观察性研究

5.数据提取与分析

5.1 数据的提取

5.2 统计分析

结果

1.文献特征

1.1 文献筛选

1.2 随机对照试验

1.3 观察性研究

2.Meta分析

2.1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乳腺癌

2.2 吡格列酮与乳腺癌

2.3 罗格列酮与乳腺癌两篇随机对照试验

3.其他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4.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检测

4.1 噻唑烷二酮类与乳腺癌

4.2 吡格列酮与乳腺癌

讨论

1.TZDs与乳腺癌

2.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的亚组分析

3.优点与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与乳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之间是否有关联,为明确二者之间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乳腺癌、Thiazolidinediones、pioglitazone、rosiglitazone、 Breast Neoplasms”等为关键词,通过主题词检索及自由词检索等途径制定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和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关系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PubMed检索平台、Embase数据库、OVID全文期刊数据库、CoChraneLibrary、Biosis外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中文数据库2016年5月1日之前发表和未发表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以及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型糖尿病患者,暴露因素为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根据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按照相应的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对文献评分,提取各研究相关信息,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以相对危险度(RR)为分析指标,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比值比(OR)进行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运用Revman5.3与STATA12.0统计软件完成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纳入15篇文献,包括4篇随机对照试验,9篇队列研究,2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479419名。1.噻唑烷二酮类和乳腺癌发生风险相关研究的合并结果:随机对照试验(RR=0.67,95%CI:0.39~1.12,I2=21.4%,n=4),观察性研究(RR=0.87,95%CI:0.77~0.98,I2=59.6%,n=13);2.吡格列酮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相关研究的合并结果:(RR=0.92,95%CI:0.85~0.99,I2=0.0%,n=5);3.罗格列酮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相关研究的合并结果:(RR=0.83,95%CI:0.45~1.51,I2=16.6%,n=2),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结论:1.观察性研究合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并未发现二者有关联。2.吡格列酮可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3.现有证据尚不能说明罗格列酮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之间有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