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息肉病理类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h】

胃息肉病理类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研究内容

1.2各因素定义标准

1.3统计方法:

结果

1.1各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1.2各病理类型性别分布情况

1.3各病理类型年龄分布情况

1.4各病理类型胃息肉之间年龄均数比较

2.1.炎性息肉与对照组相比

2.2增生性息肉与对照组相比

2.3胃底腺息肉与对照组相比

2.4腺瘤性息肉与对照组相比

讨论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1增生性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2胃底腺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3炎性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4腺瘤性息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胃息肉的诊断与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患有胃息肉(gastric polyps)的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及其各项危险因素,为胃息肉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研究方法:
  1.病例组:按入院检查时间顺序收集2015年10月15日—2016年04月21日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后经病理诊断为胃息肉并伴有慢性胃炎住院患者300例。
  2.对照组:同时按入院检查时间顺序收集2015年10月15日—2016年03月12日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并诊断为慢性胃炎的住院患者300例。
  3.本资料不包括P.J综合征、遗传性息肉病等特殊类型、胃癌晚期以及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
  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并计算优势比(Oddsratio,OR)及95%CI。结果均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1.各病理类型胃息肉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增生性息肉(46.33%),胃底腺息肉(29.00%),炎性息肉(19.00%),腺瘤性息肉(6.33%)。
  2.病例组中炎性息肉组年龄26~79岁,女性38例(66.67%),男性19例(33.33%),平均年龄在53.67±11.65。增生性息肉组年龄20~83岁,女性85例(61.15%),男性54例(38.85%),患者平均年龄56.27±12.31。胃底腺息肉组年龄19~83岁,女性54例(62.07%),男性33例(37.93%),平均年龄53.18±12.94。腺瘤性息肉组年龄54~84岁,女性5例(26.32%),男性14例(73.68%),平均年龄68.16±9.40;对照组年龄15~87岁,其中女性患者167例(63.37%),男性患者133例(36.33%),平均年龄在53.31±11.51。
  3.按年龄将所有人群分为小于20岁,21到30岁,31到40岁,41到50岁,51到60岁,61到70岁,71到80岁,大于81岁8个年龄组。炎性息肉组中41~50岁最多,40岁以上占89.47%;增生性息肉组中51~60岁最多,50岁以上占71.94%;胃底腺息肉组中41~50岁最多,40岁以上占87.36%;腺瘤性息肉组中61~70岁最多,60岁以上占73.58%;对照组在51~60岁最多,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50岁以上以及60岁以上分别占88.67%、57.33%、24.67%。
  4.腺瘤性息肉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其它三型息肉高。
  (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1.炎性息肉组与对照组相比:单因素X2检验结果,H.pylori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易发生炎性息肉的危险因素为H.pylori感染(P=0.027),危险因素优势比(OR)大小为(OR=2.076,95%CI=1.089-3.960)。
  2.2.增生性息肉组与对照组相比:单因素X2检验结果,年龄(>50岁)、H.pylori感染、肠胃反流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易发生增生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及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值大小依次为:H.pylori感染(OR=2.255,95%CI:1.410—3.630)、肠胃反流(OR=2.189,95%CI:1.278—3.748)、年龄(OR=1.716,95%CI:1.097—2.683)。
  2.3.胃底腺息肉与对照组相比:单因素X2检验结果,PPI、H.pylori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38);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胃底腺息肉的相关性是PPI、H.pylori感染(P=0.005、0.015),但PPI为胃底腺息肉的危险因素,H.pylori感染为胃底腺保护因素;相关程度OR值从大到小依次为PPI(OR=2.063,95%CI:1.237-3.440)、H.pylori感染(OR=0.533,95%CI:0.321—0.884)。
  2.4.腺瘤性息肉与对照组相比单因素X2检验结果,性别、年龄、吸烟、H.pylori感染、肠胃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01、0.035、0.010、0.038、<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易发生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及各危险相关程度 OR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OR=5.307,95%CI:1.716-16.41)、年龄(OR=0.4.751,95%CI:1.474—15.32)、肠胃反流(OR=3.647,95%CI:1.147—11.60)。
  结论:
  1.胃息肉病理类型中比例由多到少依次为: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而在腺瘤性息肉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腺瘤性息肉平均年龄高于其他三型息肉。
  2.Hp感染、肠胃反流、年龄(50岁以上)是发生增生性息肉危险因素;相关性大小依次为Hp感染、肠胃反流、年龄(50岁以上)。PPI为胃底腺息肉的危险因素,Hp感染为胃底腺息肉保护因素,对于胃底腺息肉患者,应谨慎使用PPI。炎性息肉与Hp感染有相关性。年龄(60岁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胃反流为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年龄(60岁以上)、肠胃反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