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对SVV导向液体治疗下老年结直肠癌手术预后影响的研究
【6h】

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对SVV导向液体治疗下老年结直肠癌手术预后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液体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每博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是一种准确、方便的测量液体反应性和功能性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而以SVV为导向目标的液体治疗也是一种限制性液体治疗,往往不足以稳定患者的病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下降,加之术前禁食禁饮,术前消化道准备,以及术中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等原因,更易引起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大增加围术期风险。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老年患者限制性输液引起低血压时,预防性给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能有效的增加组织氧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无明显胃肠道微循环及氧耗的不良影响。鉴于去氧肾上腺素在临床上相对于去甲肾上腺素更为常用,本课题拟在SVV导向液体治疗基础上进行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观察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对比,评价两种升压药物对患者的安全性,并找到一个可行的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优化方案。
  方法: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5μg/ml)组和去氧肾上腺素(100μg/ml)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入室后在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并连接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SVV、心指数(Cardiac index,CI)、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等指标,局麻下行中心静脉穿刺,连接静脉通路并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术中液体背景输注速度5ml/kg.h,根据SVV调控液体输注速度及种类。若血压低于基础值的20%,则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或去氧肾上腺素。两种血管活性药的背景输入量为5ml/h。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肾功、ICU入住时间、ICU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花费、术后第一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II(APACHE II)评分、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28天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次要观察指标:分别在入室平稳后、动脉穿刺后、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及手术开始后每隔30min记录病人基本情况(Bp、HR、SpO2、ABP、CO、SVV、CI、SV、CVP、Bis、ETCO2、T)、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ml)、多巴酚丁胺是否使用及使用量、术中尿量、利尿药使用量、晶体入量、胶体入量、及术中输注其他液体入量、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
  结果:
  术中在SVV导向的液体治疗下,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中观察指标及术后预后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中Bp、HR、SpO2、ABP、CO、SVV、CI、SV、CVP、Bis、ETCO2、T、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ml)、多巴酚丁胺是否使用及使用量、术中尿量、利尿药使用量、晶体入量、胶体入量、及术中输注其他液体入量、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肾功、ICU入住时间、ICU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花费、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28天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氧肾上腺素组术后APACHE II评分较去甲肾上腺素组更低一些,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48)。这与去氧肾上腺素组在ICU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去氧肾上腺组的ICU通气时间平均为2.8 h,而去甲肾上腺素组的ICU通气时间平均为4.9 h,所以去氧肾上腺素组加速了ICU拔管时间,而在术后并发症及组织氧合方面无明显差异,所以去氧肾上腺素也是一种良好的,可以用于术中的血管活性药。
  结论:
  术中在SVV导向的液体治疗下,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预后影响基本相同。在无心功能障碍的患者术中应用去氧肾上腺素也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预后上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