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赋能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6h】

赋能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伦理原则

3 评价工具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步骤

4.2 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

4.3 干预组赋能教育

5 质量控制

6 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7 研究路线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基线比较

3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及抑郁程度的比较

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及抑郁程度的比较

5 干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及抑郁程度两两比较

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用药依从性、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及抑郁程度的组间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对抑郁症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服药信念及抑郁程度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实验,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入住大连市某三甲医院心身病房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该病房共设置患者床位数40张,患者平均住院日为7~10天。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时,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赋能教育。分别于患者入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时由研究者应用用药依从性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服药信念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以评价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服药信念和抑郁程度。
  结果:
  1、用药依从性对干预措施的评价:实施干预前,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为(2.05±1.18),对照组为(2.14±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用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两组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P<0.001);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各时间点的用药依从性得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者(P<0.05)。
  2、服药信念对干预措施的评价:实施干预前,干预组患者服药信念得分为(5.14±3.26),对照组为(4.89±2.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服药信念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服药信念得分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两组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P<0.001);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各时间点的服药信念得分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者(P<0.05)。
  3、自我效能对干预措施的评价:实施干预前,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13.98±3.42),对照组为(13.95±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两组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P<0.001);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各时间点的自我效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者(P<0.05)。
  4、抑郁程度对干预措施的评价:实施干预前,干预组患者的抑郁量表得分为(17.09±5.45),对照组为(17.11±3.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抑郁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抑郁量表得分降低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各时间点的抑郁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赋能教育有效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服药信念,降低了患者的抑郁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