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ri-lock BPS短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
【6h】

Tri-lock BPS短柄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设计

1.2 时间地点

1.3 对象基本情况

1.4 材料

1.5 术前准备

1.6 全髋置换过程

1.7 术后处理

1.8 观察指标

1.8.1 术中情况及疼痛评价

1.8.2 Harris髋关节评分

1.8.3 术后随访X线观察指标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髋关节功能评价

2.3 术中基本资料

2.4 随访结果

2.5 术后疼痛率观察结果

3 讨论

3.1

3.2

3.3

3.4

3.5

3.6

4 结论

5 附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传统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应用广泛,近远期临床效果较好。本研究通过临床和影像学评价探讨应用强生Tri-lock BPS短柄生物型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骨科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且应用Corail柄(Johnson&Johnson,Depuy,强生公司)或Tri-lock BPS柄(Johnson&Johnson,Depuy,强生公司)的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诊断、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术中情况等基本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术前疾病包括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随访X线分别摄于术后当天、术后2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半年及术后每年。应用Corail柄的患者36例(36髋),男20例,女16例,平均(64.27±3.07)岁,体重指数平均(24.36±1.2)kg/m2。根据Dorr分型,Corail组由Dorr A型16例、Dorr B型20例组成。术前诊断包括股骨头坏死27例,髋关节发育不良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例。应用Tri-lock BPS柄的患者29例(29髋),其中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4±2.15)岁,平均体重指数(24.03±1.43)kg/m2。术前诊断包括股骨头坏死21例,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例。Tri-lock BPS组由Dorr A型16例和Dorr B型13例组成。比较两者在手术过程、髋关节功能、术后影像学早期表现是否存在差异。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Corail组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8.23±4.91)分提高到最后随访(90.53±5.26)分,末次随访髋关节优良率达到86%。Tri-lockBPS组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42.50±2.73)分提高到最后随访(91.53±6.27)分,末次随访髋关节优良率达到90%。Corail组手术过程需要(65.41±6.24)min,术中出血量(189.20±59.14)ml,术后引流量(217.63±23.27)ml。Tri-lock BPS组手术过程需要(62.83±4.81)min,术中出血量(151.20±51.24)ml,术后引流量(203.2±18.39)ml。两组髋关节功能改良、术中情况及术后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无关节感染、关节脱位、假体下沉等并发症呈现。随访时期无死亡病例。Corail组随访期间内出现宽度小于2mm的密度减低区3例,Tri-lockBPS组出现1例。两组末次随访点都达到骨长入标准。Corail组术后3髋表现出大腿痛,疼痛率8.33%。Tri-lock BPS组术后至末次随访点无大腿痛病例。两组疼痛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患侧股骨髓腔形态属于Dorr A或B型的患者上,Tri-lock BPS与Corail柄在早期髋关节功能改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早期随访X线上无显著性差异。并且Tri-lock BPS具有术后早期疼痛率低、术中骨量保留相对多从而手术创伤小的优点。两组中长期的临床疗效还需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