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
【6h】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说明

引 言

1政府公信力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

1.1古代我国对“信”的阐述和运用

1.2政府公信力的现代理论基础

1.2.1公信力是责任政府合法性的根基

1.2.2法律内涵体现政府公信力

1.2.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要求政府公信力

1.3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及国外改革借鉴

1.3.1“公信力”及其相关概念

1.3.2政府公信力的概念

1.3.3国外政府提升公信力改革借鉴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成就

2.1.1政治统治成功,国家安全稳定

2.1.2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生活水平提高

2.1.3科技力量加强,教育文化丰富多彩

2.1.4社会服务功能日渐完善

2.2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2.2.1权力腐败严重

2.2.2“人治”和形式主义

2.2.3政策多变与政绩偏差

2.2.4政府违约与政府“不作为”

2.3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2.3.1社会转型期制度建设的不完善

2.3.2法制建设的不健全

2.3.3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落后

2.4新形势下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2.4.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求

2.4.2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的需要

2.4.3信息化对政府提高公信力创造了可能

2.4.4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

3新形势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策略

3.1明确政府职责,合理定位政府

3.1.1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

3.1.2建立有限政府

3.1.3培育政府服务理念

3.2完善制度法规,依法公开行政

3.2.1民主监督,制度反腐

3.2.2法治政府,依法行政

3.2.3政务公开,电子政务

3.3传播政府决策,加强公众参与

3.3.1公民的知情权

3.3.2新闻发布制度

3.3.3行政听证制度

3.3.4民意调查

3.4承担社会责任,健全危机管理

3.4.1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

3.4.2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

3.5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员素质

3.5.1加强学习,与时俱进

3.5.2勤政廉洁,树立良好政风

4政府公信力评价指数探索

4.1政府公信力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政府公信力指数的定义

4.1.2政府公信力测评体系的建立原则

4.1.3政府公信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4.2测评模型的构造

4.2.1层次分析和权重计算

4.2.2熵技术修正权重

4.2.3模糊综合评判

4.2.4政府公信力指数的等级鉴定

4.3举例说明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政府公信力进行了溯源和探寻,从现代理论分析政府公信力的合法性和现实性,为研究和提高政府公信力奠定了理论基础.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治理国家和发展公民社会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是存在着许多有损于政府公信力的现象和行为,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针对原因采取解决策略和措施.根据对政府公信力缺失原因的分析,结合新的社会现实实际,我们可从统筹方面的政府职能定位,法制建设,公开行政,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和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修养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措施.最后,本文对政府公信力的测评提出了政府公信力指数的概念,建立了政府公信力指数的测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从定性和定量方面研究政府公信力并提供了实证范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