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痛泻要方对IBS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VIP、NPY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痛泻要方对IBS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VIP、NPY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文献综述 肠易激综合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发病机制以及痛泻要方对模型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t peptide,VIP)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选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采用直肠慢性刺激法加夹尾刺激法造模。于大鼠出生后第8-21d,每天给予直肠内醋酸刺激,两周后予急性应激夹尾刺激一周。在出生后第7周对大鼠进行直肠扩张,评估其腹部收缩反射(AWR)阈值及测定大鼠腹壁肌电话动,验证造模是否成功。2.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组为中药低剂量组(A组)、中药中剂量组(B组)、中药高剂量组(C组)、西药奥替溴铵(D组)、空白对照组(E组)、模型对照组(F组)。其中E组为正常大鼠,A、B、C、D、F组为模型大鼠。E组和F组以生理盐水按1ml/100g(10g/kg/d)灌胃,A、B、C组分别以痛泻要方煎剂按中药低剂量组0.25ml/100g(2.5g/kg/d)、中药中剂量组0.5ml/100g(5g/kg/d)、中药高剂量组1ml/100g(40g/kg/d)灌胃,D组西药奥替溴铵组按1ml/100g(150mg/kg/d)灌胃,每天一次,连续28天。观察球囊在各组大鼠肠道内扩张引起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以及球囊在各组大鼠肠道内不同容量下扩张腹壁收缩次数。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及结肠组织中NPY及VIY含量,结果作统计分析。
   结果:
   1.与新生期生理盐水刺激组相比,直肠扩张时,新生期醋酸刺激后2周加夹尾刺激组大鼠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显著降低(P<0.01);0.3、0.6、0.9 ml扩张容量下造模组腹壁肌电活动明显增强(P<0.01)。病理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肠粘膜未见异常病理改变,证明建立肠道高敏的IBS模型成功。
   2.用药后,痛泻要方与斯巴敏都能使肠道致敏后所致的行为学与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且中药高剂量组与斯巴敏组间无差异。而中药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使肠道致敏后所致的行为学与电生理指标恢复不明显,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明显增加而NPY含量则明显降低,痛泻要方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斯巴敏都能使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明显回落而NPY含量则明显上升,且中药高剂量组与斯巴敏组间无差异。
   结论:
   1.用药后,痛泻要方与斯巴敏都能使肠道致敏后所致的行为学与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且痛泻要方疗效呈量效关系。
   2.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明显增加,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上升在IB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BS可能导致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升高。
   3.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NPY含量明显降低,血浆及结肠组织NPY含量下降在IB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BS可能导致血浆及结肠组织NPY含量下降。
   4.痛泻要方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增加NPY含量。本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VIP含量,增加NPY含量的综合作用,减弱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提高内脏痛阀,消除肠道过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