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关系新探——以手机技术演变为例
【6h】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关系新探——以手机技术演变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选题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技术目的与手段关系的研究综述

1.2.2手机技术引起的哲学和社会学问题研究综述

1.3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2手机技术演变中出现的问题

2.1功能冗余的具体表现

2.2手机短信诈骗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2.3手机偷拍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2.4手机带来的其它问题

2.4.1彩信功能带来的隐私问题

2.4.2 3G手机问题

3问题产生的原因

3.1技术开发商和技术使用者的利益矛盾

3.1.1利益矛盾的产生原因

3.1.2对技术手段功能冗余的影响

3.1.3对技术手段功能滥用的影响

3.2社会心理需求的影响

3.2.1实际需求与心理需求的区别与联系

3.2.2社会心理需求的分类及其影响

3.3技术评估的缺失

3.3.1技术评估及其职能

3.3.2我国技术评估发展情况

3.3.3技术评估缺失的影响

3.4技术的法律制约存在漏洞

3.4.1法律的制约作用

3.4.2法律制约欠缺的影响

3.5技术的伦理制约缺失

3.5.1伦理的前置制约

3.5.2伦理的后置制约

3.6更深层原因:便携式小机器造成的技术手段异化

3.6.1机器向小型化、便携化发展的趋势

3.6.2便携小机器的影响

4解决问题的途径

4.1培养良好的社会心理需求

4.2建立完善的技术评估制度

4.2.1广泛吸收公众参与的技术评估制度

4.2.2高效率的技术评估制度

4.2.3加强与政策、立法和伦理制约的结合

4.3技术的法律制约

4.3.1加快立法速度

4.3.2加强执法力度

4.3.3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4.4技术的伦理制约

4.4.1增强技术开发商的伦理责任

4.4.2增强技术使用者的伦理建设

4.5技术上的相关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等便携小机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它们的出现给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以前对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关系的研究是不强调技术主体不同需求的,但是便携小机器的出现却使得不同主体的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有所不同。当技术开发商的技术目的大于技术使用者的技术目的时,会造成技术手段的功能冗余;当技术使用者的技术目的大于技术开发商的技术目的时,会造成技术手段的功能滥用。这些新问题在手机的使用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通过手机的功能冗余、手机偷拍、短信诈骗等问题表现出来,使法律和伦理受到了新的挑战。 造成技术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新矛盾的根本原因,一是技术开发商和技术使用者的利益冲突,二是便携小机器的产生和发展;此外,社会心理需求的影响、技术评估的缺失、技术的法律制约存在漏洞、技术的伦理制约缺失等都导致了这些新矛盾的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社会心理需求;其次,建立广泛吸收公众参与、具有高效率,并与法律、伦理紧密结合的技术评估制度;再次,要通过及时立法、加强执法、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来加强法律的制约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强技术开发商和技术使用者的伦理意识,建立良好的技术伦理秩序,充分发挥对技术的制约作用。最后,通过技术措施对技术手段功能的应用加以限制,是解决这些新问题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