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尾松花粉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6h】

马尾松花粉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摘要

松花粉又名松花、松黄,是我国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其性味甘平无毒,是我国传统药食兼用的花粉品种。具有提高免疫力、调整肠胃功能、抗炎、抗衰老、抗疲劳、降血糖、减肥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国内外对松花粉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少,对其在胃粘膜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也鲜见报道。
   目的:采用天然药物化学方法,对马尾松花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阐明其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并就其对实验性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为马尾松花粉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破壁马尾松花粉甲醇渗漉物经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步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其中,石油醚部位上硅胶柱,依次用石油醚、丙酮、甲醇洗脱,得到丙酮部位。反复应用硅胶色谱柱、凝胶色谱柱、重结晶等手段,依次对丙酮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并运用ESI-MS、NMR等波谱方法,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在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马尾松花粉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咪替丁阳性药对照组、马尾松花粉低(900mg/kg)、中(1800mg/kg)、高(3600mg/kg)剂量组。各组大鼠给药体积均为10ml/kg,连续给药14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建立乙醇致胃溃疡模型,消炎痛致胃溃疡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情况,计算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百分率;乙醇模型中,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将胃浸泡于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做病理切片,从病理形态学进一步观察马尾松花粉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制备乙酸烧灼型胃溃疡模型大鼠于造模前禁食24h,不禁水,在剑突下沿腹中线剪开长约2-3cm的小口,暴露胃,用直径约5cm的塑料管紧贴腺胃部胃体与幽门窦交界处,向管内注入冰醋酸75μl并保持60秒钟,关闭腹腔,然后给予正常饮食。造模后第一天分组,连续给药14天,剖腹取胃,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情况,计算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百分率。
   结果:从马尾松花粉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6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β-sitosterol)(1)、单硬脂酸甘油酯(2,3-Dihydroxypropyloctadecanoate)(2)、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hexadecan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ester)(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1,3-Dimyristin)(5)、十四烷酸(myristic acid)(6)、14-甲基-16-烷酸(14-Methylhexadecanoic acid)(7)、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8)、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acid)(9)、丁二酸(succinic acid)(10)、(+)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醇[(+)-3,3',5,5',7-pentahydroflavanone](11)、双氢山奈酚(dihydrokaempferol)(12)、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cic acid)(13)、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4)、山奈酚(kaempferol)(15)、尿嘧啶(uracil)(16);马尾松花粉1800mg/kg、3600mg/kg剂量在乙醇致胃溃疡模型,消炎痛致胃溃疡模型和乙酸烧灼型胃溃疡模型中,均能降低胃溃疡指数,3600mg/kg剂量能降低乙醇致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中MDA含量(P<0.05),提高NO含量和SOD的活性(P<0.05,P<0.01)。
   结论:化合物(2)单硬脂酸甘油酯(2,3-Dihydroxypropyl octadecanoate)、(3)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hexadecan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 ester)、(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1,3-Dimyristin)、(6)十四烷酸(myristic acid)、(7)14-甲基-16-烷酸(14-Methylhexadecanoic acid)、(8)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9)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10)丁二酸(succinic acid)、(11)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醇[(+)-3,3',5,5',7-pentahydro-flavanone]、(12)双氢山奈酚(dihydrokaempferol)、(13)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cicacid)、(14)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15)山奈酚(kaempferol)、(16)尿嘧啶(uracil)均为首次从马尾松花粉中分离得到;马尾松花粉对实验性大鼠胃粘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乙醇致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提高NO含量和SOD的活性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