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6h】

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问题提出

1.3研究的意义和基础

1.4关键概念的界定

1.5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6研究内容及结构

1.7文章创新点

2 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文献研究述评

2.1生物制药产业的特点

2.2生物制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2.3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研究

2.4本章小结

3 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1研究设计

3.2量表开发与样本数据收集

3.3样本概况选择

3.4量表的可靠性检验

3.5数据分析与讨论

3.6本章小结

4 生物制药产业化集群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研究

4.1国内外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4.2国内外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发展概况

4.3我国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构成

4.4集群创新网络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

4.5利用作用机理发挥集群创新网络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

4.6本章小结

5 生物制药产业化资本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5.1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作用研究综述

5.2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来源形式分析

5.3政府资助的作用

5.4风险资本的作用

5.5产业资本的作用

5.6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来源建议

5.7本章小结

6 产业化中的内部协同创新因素机理研究

6.1国内外内部协同创新研究进展

6.2.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机理研究

6.3技术与战略协同研究

6.4技术与组织协同研究

6.5技术与文化、制度协同研究

6.6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总结

7.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正式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学习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物产业是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主导产业,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物经济时代。我国政府在2007年首次制订了生物产业的“十一五”规划,描绘了生物产业的宏伟蓝图。总体来看,我国生物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差距在5年左右,而在产业化方面的差距却在15年以上。研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指导企业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产业化,降低产业化成本,缩短产业化时间,同时对政府制订生物制药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这对我国缩短与国外生物制药产业化差距,实现我国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结合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状况,从企业层面,以生物技术产业化路径为主线研究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与意义,提出拟研究的问题,简述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简述生物制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国内外关于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第三章设计影响因素量表,开展实证研究并分析实证结果;第四章综述集群创新网络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群组案例揭示集群创新网络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分析利用机理促进产业化的途径;第五章综述资本因素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群组案例分析国家资助、风险投资、产业资本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提出扩大产业化资本其它六种来源的建议;第六章综述内部协同创新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群组案例分析技术与市场、战略、组织、制度与文化协同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第七章提出论文结论,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的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因素、外部集群创新网络、资本因素、内部协同创新因素、企业研发能力、经营团队、龙头企业引导、政府产业引导、生产装备与能力、销售网络与能力等。其中关键影响因素有四个:国家政策法规因素、外部集群创新网络因素、资本因素和内部协同创新因素。 通过对内部协同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资源保证是生物制药企业协同创新需要考虑的因素,而技术与市场协同是生物制药产业化三阶段中最重要的协同因素。通过对资本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政府资助为主;在临床研究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政府资助、风险投资为主;在产品上市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产业资本、自有资金、风险投资为主。资金来源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 (2)运用群组案例分析,揭示了集群创新网络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知识溢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最为重要;在临床研究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集中专业化,企业与临床CRO合作最为重要;在上市与规模化销售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销售网络主导,企业与有销售网络的龙头企业合作最为重要。同时,通过研究发现科研院所的集中度与生物制药产业化不成完全正相关关系。 (3)运用群组案例剖析出资本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①政府资助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孵化效应。政府资助在生物制药临床前阶段和临床研究阶段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风险资本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运营能力增值效应。风险资本在生物制药产业化三阶段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临床前研发阶段促进作用更显著。③产业资本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网络输出效应。产业资本在药品上市与规模化销售阶段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4)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通过案例归纳出技术与市场、战略、组织、流程和文化协同要素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 ①技术与市场、组织、战略、文化和制度等协同对生物制药企业产业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其中技术与市场是关键的协同因素。 ②在临床前研发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对称”,共同促进产品技术创新决策;在临床试验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反馈”,丰富产品功能和完善使用方法;在上市与规模化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渗透”,为营销部门制定营销策略和医院销售提供依据,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度。 ③在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中技术与战略的协同是通过集中战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的。不同研发实力的生物制药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如专业领域领先型、技术创新平台型和专业领域跟随型。但是,对于生物制药企业而言,无论采取那种集中战略的子战略,技术与战略协同的一个关键手段就是要保护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 ④生物制药产业化过程是具有“项目”的特征,基于项目管理思想建立的项目组织形式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 ⑤积极进取的创新型文化是生物制药企业文化的主流;关键人员的激励制度是技术与制度协同的关键。

著录项

  • 作者

    周德胜;

  •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 学科 技术经济及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戴大双;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7;
  • 关键词

    生物制药企业; 产业化; 风险资本; 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